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淺談「在地滯洪」的韌性思維第八河川局 黃柏維

  發刊期數:第0362期/ 發布日期:108/12/20

面對極端氣候及複合型災害的臺灣,臺灣的韌性足夠嗎?當災害無法避免時(接受它),減少受害程度(面對它)、快速恢復正常狀態(處理它)及從災害中學習並建立更完善的機制(放下它)。

近年來,為了改善都市淹水的問題,海綿城市(Sponge city)及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兩種工程手段常被提出來討論,海綿城市係指通過城市規劃,建設的管控,期許都市能像海綿般,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即為海綿城市的六大策略—滲、滯、蓄、淨、用、排。而低衝擊開發定義主要利用「土地規劃」與「工程設計」藉以達成改善水質,減少暴雨逕流量。其實上述的理論及目標,就如同水利署在推廣的「逕流分擔」及「出流管制」。

但除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是否還有別的呢?是否能以「現有設施」強化其原本的滯洪、蓄洪、遲滯洪水等機制,日本從2007年開始透過各學術機構來推動各項相關的研究計畫並其研究成果可知,透過水田、旱田排水缺口的修改將可強化原本水旱田的滯洪機能,大幅降低排水路尖峰流量,藉以明顯降低排水下游地區的淹水風險。在臺灣,有時調度農業用水藉以供公共用水之用,而農民也可能因應氣候的關係,將原本二期作因休耕改為一期作。我們是否可以思考如何結合農業以發展「在地滯洪」的機能,透過強化的機制,尋找因地制宜的策略。

透過公私協力,與民眾及相關單位溝通,連結生態,提供適當的幫助及接納各方的需求和構想,以結合上述「逕流分擔-出流管制」等減洪防災之效益,期許在任性的氣候條件下,臺灣也可以很韌性的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