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公私協力攜手治理 鳳山溪水系工作坊紀實第二河川局

  發刊期數:第0313期/ 發布日期:108/01/11

鳳山溪水系治理計畫公告迄今,第二河川局逐年辦理治理工程,為利未來治理工程融入當地人文背景、環境營造及民眾期望等需求,透過訪談當地民眾與非政府組織及採工作坊共同互動討論方式,建構公私協力合作模式。透過4項遴選因子,盤點鳳山溪水系9處待建治理工程,篩選出犁頭山堤防待建工程為首要對象。地理位置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文山里,已分別於107年度完成訪談、培力設計工作坊及成果發表會。

為利瞭解民眾對鳳山溪水系防洪治理工程期待與願景,同時串聯非政府組織或在地團體,透過工作坊互動討論方式凝聚共識,需先遴選合適之推動地點,故從「民眾期望程度」、「NGO/社區發展組織活躍度」、「防洪工程需求性/急迫性」及「高典範特質」等4項內部因子與「工程預算支援情形」1項外部因子作為遴選依據,擇定犁頭山堤防做為鳳山溪水系公私協力工作坊之開場。

  • 圖1 工作坊辦理過程及成果

犁頭山堤防位於鳳山溪左岸斷面26至斷面27間,預計施作長度約701公尺,地理位置位於文山里緊鄰文山社區,文山社區發展協會運作情況良好,長期參加活動人數達200人,社區具有高度活躍程度。加上犁頭山堤防待建設施位於位處鳳山溪凹岸且曾發生洪災,防洪工程需求性及急迫性高,有後方農地、民宅及鄰近社區等保護標的,此外本局已完成用地先期作業,徵收程序進展順利,預計108年度辦理工程,若能接續工作坊成果,將有利於建立公私協力合作模式,並可成為典範案例。

首先進行當地里長居民、意見領袖及社區發展協會等之一對一面對面訪談,加強雙方互動與瞭解,建立良好信任關係,並蒐集彙整民眾想法,提出初步方案;而後再透過基礎培力課程與水利小學堂等工作坊形式,讓民眾理解防洪工程的安全性考量,並分享國內成功結合公私協力及民眾參與案例,傳達公私協力之重要性。再輔以問卷及共同指認文山社區周遭環境資源的關鍵點,以利了解民眾對於未來整體環境營造規劃之願景,過程如圖1。

  • 圖2 堤防設施方案平面及剖面圖

完成工作坊後,提出符合防洪安全條件及民眾期望等需求之最終方案,環境營造構想部分包含:犁頭山堤防除銜接既有高鐵橋下游之犁頭山三號堤防步道,後續延伸步行動線至犁頭山二號堤防,串聯彌陀寺社區信仰中心,設置關懷據點、觀日平臺,打造為多元且具地方特色空間。堤後坡旁設置防汛道路銜接108縣道,並設置水防道路旁櫻花人行步道,輔以良好指標系統,打造犁頭山社區之觀光動線,並於步道交會處設置馬賽克拼貼牆面,以突顯地方特色之客家文化、廟宇、楓香等語彙進行整體平面圖像設計,相關成果分如圖2及圖3所示。

  • 圖3 環境營造規劃方案平面圖

最後在107年12月1日於當地人文及信仰中心新竹縣新埔鎮彌陀寺舉辦成果發表會,會上除說明犁頭山堤防後續工程之推動程序,並以影像紀實方式,完整呈現工作坊辦理過程與成果。希藉由工作坊成果,作為後續公私協力機制持續深化的起點,鼓勵民眾認識自家旁的河川,同時啟發了解河川狀況及關心河川環境的動機,未來在河川環境的經營與維護上,都能透過公私協力合作,創造更多價值,居民也都能以自家的河川為傲。

  • 圖4 成果發表會開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