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溫低2度的奇妙水利故事集

  發刊期數:第0279期/ 發布日期:107/05/18

水溫低2度的奇妙

臺中市豐原區舊稱「葫蘆墩」,當地流傳著一句話「水清、米白、查某水」。其中「水清」是指由大甲溪引進的水清澈無比,「米白」指的是連日本天皇都讚不絕口的葫蘆墩米,「查某水」是由於水質甘甜,豐原的女兒得天獨厚,特別溫柔甜美。

葫蘆墩,小風雲。古早時,青滾滾。平埔番,佔大份。
唐山公,張達京,開大圳。大甲溪,引入門。
大頭目,真感恩。番仔某,送一墩。南北路,互開墾。
葫蘆墩,好額名,叫富春。
萬嬸婆,提錢銀。買糕餅,騙金孫。
葫蘆米,響日本;天皇君,硬註文。呷無著,摔公文。
──林沈默

林沈默的這首詩為葫蘆墩米做了最佳的詮釋,可見葫蘆墩米品質之好,名聲之盛,因其吃起來白、香、甜、Q、好吃而名聞遐邇。在日治時期,「豐原米」是獻給日本天皇的御用米,稱為『獻穀米』(即蓬萊米)。只要提到豐原葫蘆墩米,老一輩的豐原人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而葫蘆墩米是為何如此有名呢?

葫蘆墩米之遠近馳名,主要原因有二,一來是因為土地肥沃,二來是因為有著大甲溪清甜且溫度低2度的水源滋潤,在這背後還有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葫蘆墩圳。

葫蘆墩圳,是臺灣清領時期的重要水利工程,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包括上埤、下埤與下溪洲三個獨立水圳,是豐原地區重要的灌溉水源,臺灣中部最老的灌溉水圳之一,為清代以來臺中地區農業生產命脈,也是臺中盆地河川的主要源頭。

包裝販售的葫蘆墩米外觀

包裝販售的葫蘆墩米外觀

臺中葫蘆墩圳情景

臺中葫蘆墩圳情景

清康熙年間,漢人移民至當時岸裡社(今神岡)墾荒,由於開墾需要水源,當地卻無足夠水資源,導致五穀不豐。雍正11年(1733),始由張達京採「割地換水」方式與岸裡社第三代總土官潘敦仔合資興建水利工程。

  • 所謂「割地換水」意即「地權換水權」之意,張達京與潘敦氏立下字據,洽請六館業戶共同訂立割地換水墾約,於此同時,張達京著手開墾土地、興鑿水圳,並從其原籍廣東招募許多移民,從此漢人便在此落腳。後來葫蘆墩社改由臺灣縣管轄,於康熙50年(1716),廣東省大埔縣民張達京移民本地,學會了平埔族葫蘆墩社的語言,致力於社務,並與當地頭目的女兒結婚,還處理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交易、墾耕承租事宜。張達京說服了平埔族頭目「阿穆」(或譯音為阿莫)把一部分已申請獲准的荒地,出租給漢人墾耕,可坐收田租。雍正10年(1732)張達京申請的開墾名號為「張振萬」。為開鑿的葫蘆墩圳上埤,灌溉區達數個村落,他又招募大批漢人墾耕,雍正12年(1734)與六位股東聯合擴大經營,稱「六館業戶」,繼續開鑿「下埤」(下游水圳)。

葫蘆墩圳開設的創始者張京達

葫蘆墩圳開設的創始者張京達

清末時期,上埤、下埤及下溪洲圳主權悉歸阿罩霧林烈堂等八人之所有;在日治時期的明治35年(1902),此上埤、下埤、下溪洲圳三圳合併稱為葫蘆墩圳,成立公共埤圳組合,同年並將葫蘆墩圳、八寶圳、王田圳等三埤圳主權歸屬公有,成立組合,為國內水利自治團體之始端。大正12年(1923),日本人從樸仔籬口(今石岡大橋)引入大甲溪溪水,成為南幹線,並合上埤、下埤、下溪洲圳等三圳,開鑿隧道接通舊圳路。大正13年日人合併三個埤圳組合,新設統一機構,名曰「豐原水利組合」,民國28年(1939),改稱「豐榮水利組合」,並設置「豐榮水利之碑」,碑文記載葫蘆墩圳開設始末,為當時水利工程開發的歷史見證。

豐榮水利之碑的實景照片

豐榮水利之碑的實景照片

  • 大甲溪是臺灣西部主要河川中平均坡度很陡的河川之ㄧ,流速快,源自雪山水溫較低。另外大甲溪流域水力發電開發豐富,全線包括德基電廠、青山電廠、谷關電廠、天輪電廠、馬鞍電廠、社寮電廠及后里電廠等七座發電廠。當水進入發電的取水口,通過渦輪機至尾水管的距離,比水於河道自然流動的蜿蜒的距離短很多,因此從上游下游的時間縮短,這樣的結果,使流到石岡的水溫度比正常流程的水溫低了2度。一般水稻作生長需120天,但在臺中水稻生長可拉長為130天,因為水溫低會抑制水稻晚上呼吸作用,所以白天所做的光合作用會讓稻米很結實,吃起來很好吃。最終成就了葫蘆墩米的白、香、甜、Q聞名海內外。近期小英總統到臺中豐原巡視,用餐之際邊聽葫蘆墩米的故事,故事聽完才驚覺米飯已全部吃下肚了,真是好吃!

資料來源:

本文引自『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水利故事集』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