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水圳文化-清代三大水利(一)水利署水源組

  發刊期數:第0184期/ 發布日期:105/07/22

  臺灣水利建設始於農田灌溉,而欲灌溉則無圳不能為之。八堡圳濁水溪北岸沖積扇彰化平原最重要灌溉設施,該圳為引用濁水溪水源,所以開始的時候被稱為「濁水圳」,後眾人以該水圳屬於施家的產業,改稱「施厝圳」。復以該圳流經103個莊田,灌溉彰化縣全區13堡中的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馬芝堡及線東堡等8堡,稱「八堡圳」。

  飛躍臺灣農業與經濟,遠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起,臺灣即因為優越戰略地點,成為西歐海權國家競相角逐的場所,不久更成為西方國家對中國、日本、南洋等地的經貿轉繼站。在1630 - 1945年間,歷經荷西、明鄭、清領、日治及至國政府時期,臺灣的經貿經濟活動,與農業經濟有密切結合與關係。

  所謂民以食為天,欲充足糧餉,則灌溉之業當先興,而欲灌溉則無圳不能為之。回顧臺灣水圳之發展歷程約有三、四百年歷史,概可分為下列幾個時期:

 (一)明清以前
  先民渡海來台散居各地,為栽種米蔬,以簡易方式導引河水灌溉,為水利事業發展之萌芽階段,惟尚無系統性水利設施建造概念。

 (二)荷西及明鄭時期
  臺灣水利設施的具體名稱首先出現於荷蘭據台時期,為求糧食自給自足,獎勵稻作,設置榖倉,此時開始出現「井」、「陂」等蓄水設施;1644年在赤崁利用天然池沼或鑿坑儲水,當時稱為陂(埤),這是最早水利設施,開臺灣農業水利開發之先河。
  明鄭時代接收荷蘭人之「王田」改稱「官田」,並實施寓兵於農之「屯田政策」,以台南為中心推行墾殖。

 (三)清領時期
  康熙及乾隆年間,各地方大量且積極投入興建水圳,當時最著名的水利建設而有「清代三大水利建設」稱號的,是位於台北的瑠公圳、彰化的八堡圳及高雄的曹公圳,各於臺灣北中南地方,擔負灌米育糧的重責大任。

 (四)日治時期
  公布「臺灣公有埤圳管理規則」,將所有水圳收歸由政府管理,且在1902年引入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更擴大了現代化灌溉設施。

 (五)國民政府
  戰後百廢待興,為寓工於農發展民生經濟,用糧劇增,開闢水圳刻不容緩,如石門大圳之建設,為當時的農業及經濟發展種下契機。

  本文謹以「清代三大水利建設」,介紹前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故事。

 (一)彰化八堡圳
  八堡圳濁水溪北岸沖積扇彰化平原最重要灌溉設施,清康熙年間,鳳山拔貢后陞兵馬指揮施世榜先生來到臺灣中部,看到山高水流落差大,雨季時水源充沛到氾濫成災、乾季卻苦於沒水。為解決引水灌溉問題,自康熙48年(1709年)起籌資興建水圳,歷時10年完成,為清代全臺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灌溉區廣達一萬二千餘甲,涵蓋彰化縣域一半以上的面積。

  該圳為引用濁水溪水源,於鼻仔頭(今彰化縣二水鄉)設置圳頭,因濁水溪流水狀況變化激烈,該頭工程施做十分艱難,履履失敗。一位自稱「林先生」的水利專家指導利用藤竹做成籠(稱石笱,如圖),安置在河床上;豐水期時可以避免水勢直衝圳道,破壞水圳;乾旱期可以匯聚水源導入圳道。經依「林先生」指點施設,濁水溪水方得順利引入圳路進入灌區,施公欲大謝這位林老先生,但他拒絕受酬,也不示姓名,只自稱「林先生」;後人仰其恩德,在二水取水口附近建一廟宇以資紀念,此廟稱為「林先生廟」(如圖)。


  
  今天所稱之八堡圳係八堡一圳及二圳之合稱,一圳即「施厝圳」,二圳為康熙60年(1721年)間,由埔心鄉黃士卿先生所闢建之「十五庄圳」;兩圳灌區總面積2萬多公頃,為清代臺灣最大規模之灌溉系統,現今仍為彰化水利會主要灌溉系統。

  民國90年集集共同引水工程完工後,八堡圳改由集集攔河堰取水,原圳頭取水口則將留作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