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引進綠色基礎設施 實現健康流域願景保育事業組

  發刊期數:第0289期/ 發布日期:107/07/27

水利署在水資源永續經營考量下,對於水資源之保護已逐步導入生態保育、環境營造元素,建立公民參與機制、資訊公開平台,近年來參考先進國家集水區之管理經驗引進整合式流域管理(Comprehensive Watershed Management),期使水、土、林等各層面相互協調,重視生態、改善水環境、營造親水空間、恢復人與水的關係。

參酌美、加兩國整合式流域管理經驗,係以綠色基礎設施為達成健康流域目標之必要措施;其目的在於維護原生物種、自然生態循環、潔淨的水源;其基本精神是由自然環境決定土地使用規劃,強調自然環境提供的「生命支援」(Life Support)功能,將都市發展融入自然中,建立系統性、整體性而非零碎的功能結構。其中,「健康流域」是指所有排水到特定的溪流、河流或海灣,所有土地從最原始保護區到最密集發達之城市街區,都是流域一部分;而「綠色基礎設施」(Green Infrastructure)則是具有調節洪水逕流、淨化以減少流域污染物負荷的功能。

國內集水區經營管理除配合經濟發展開發、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尚須提出生態保育及氣候變遷調適等執行措施,水利署於106年針對水庫集水區,以「土保護」、「水質保護」為目標,透過水庫淤積率、卡爾森指標/河川污染指標、河川濃度、集水區森林覆蓋率、崩蝕深度、點源污染處理率及農業非點源污染潛勢等指標分析比較,檢驗水庫集水區之健康趨勢,目前全國已有資料較完備的60座水庫集水區,可透過指標計算分析,呈現集水區水環境保育工作尚待努力方向。

107年度納入整合流域下游的環境規劃、綠色基礎設施連線性,重視自然生態環境等為集水區經營管理考量重點,建置健康流域管理體系與評量指標,以提出最佳化流域管理措施,並以翡翠水庫集水區大漢溪下游溼地2處進行研擬,期能針對流域管理妥善規劃建置綠色生態設施,提高水資源利用,使集水區之經營管理非僅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更能打造符合保育自然生態與提升生活品質的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