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石門水庫水文化初探北區水資源局

  發刊期數:第0418期/ 發布日期:110/01/15

什麼是「水文化」?字義淺顯、看似簡單,從「水文化資產」英文”Water Heritage” 或”Cultural Heritage of Water”來理解,是指人類與水環境互動過程所產生的各項智慧,其有貢獻於人類、足以流傳推廣者,著眼的是歷史回顧與效能影響並探討如何應用來解決當今氣候變遷的問題,依此脈絡定義石門水庫水文化。

  • 圖1-「水文資產守護盾」揭牌儀式,2017-2-16圖1-「水文資產守護盾」揭牌儀式,2017-2-16

自2017年石門水庫獲頒亞洲首面「水文資產守護盾」開始,北區水資源局便邁出以「水文化」觀點來重新檢視石門水庫價值的腳步。因為石門水庫是戰後政府播遷來台初期最重要的水利建設,為當時中美合作的代表產物,對後續我國水庫工程技術生根與人才培育起了關鍵作用。

  • 圖2-石門水庫大壩、美國顧問宿舍區與十一份園區鳥瞰圖圖2-石門水庫、美國顧問宿舍區與十一份園區鳥瞰圖

北區水資源局的第一步是在2019年底編撰完成「石門水庫水文化初探」專書,以三大單元:桃園臺地三百年、石門水庫一甲子、用水調適與人才發展,從歷史文化角度,為石門水庫的價值定位。

石門水庫於1956 年開工、1964 年完工,雖營運迄未滿一甲子,卻串聯著具有百年歷史的桃園大圳,以及桃園臺地上三百年以上歲月的千口埤塘,默默的、全年無休的將大漢溪水送往臺地,以供應黎民百姓與各行各業所需用水,使大漢溪真正成為滋養桃園的母親河。專書既綜整水利發展的文化歷史意涵,也開啟了石門水庫與社會廣眾的對話。

  • 圖4-「石門水文化館」展廳模擬圖圖4-「石門水文化館」展廳模擬圖

即將開館的「石門水文化館」,是北區水資源局的第二步。延續專書內容,進一步以空間展示手法,呈現桃園臺地用水型態從埤塘、大圳到水庫的歷程,在社會產業快速轉變的過程中,透過石門水庫不斷進行升級、改造,將第一代(原生版)、第二代(加強版)、第三代(重生版)的石門水庫風貌簡潔地展現在民眾面前。

北區水資源局經過這番努力是為了突顯石門水庫的所有改造更新皆出自國人之手,顯示國內水庫經營專業技術的精良,可以說石建會時期所孕育的水利人才開花結果之具體表現。完工後石門水庫仍持續更新改造,是適應環境變遷、邁向永續的唯一途徑,為國內甚至國際的水庫樹立良好典範。未來透過水文化館的營運,相信可以讓社會大眾經由精彩的故事,認識到石門水庫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