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無畏困難、迎向挑戰水利故事集

  發刊期數:第0276期/ 發布日期:107/04/27

無畏困難、迎向挑戰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的中庄工務所壁上掛著一幅勵志語寫道:「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但求增加力量」。每天同仁進到工務所看到此標語不覺精神一振,迎向又是辛苦的一天。中庄調整池是國內第一座備援的人工蓄水池,總庫容506萬立方公尺,算是一座平地水庫,是為因應石門水庫颱洪期間水力排砂造成河道內濁度增高無法供應淨水廠低濁度原水導致板新及北桃園地區停水所建造,完成後可供應6到7天之供水。過去大漢溪在中庄堤防尾端分成主河道及中庄河道,後來因為主河道刷深,往中庄河道流的溪水逐漸變少,中庄河道遂成廢河道。中庄調整池就是即利用中庄廢河道的河階地形興築而成,也因地勢較周邊為低,形成天然漥地,使得調整池範圍內沼澤濕地遍布且地下水很高。民國102年(2013)年初動工到104年(2015)期間,施工重點都在如何克服沼澤漥地的開挖及回填,由於挖出來的淤泥含水量極高、無法直接供作土堤料源,施工團隊想了許多開挖回填對策方才逐步克服。

  • 北水局中庄工務所壁上勵志語

    北水局中庄工務所壁上勵志語

區內的淤泥難題陸續處理完畢後,卻又發現有「剩餘土方太多」和「填築材料不足」兩個大難題。中庄廢河道周邊過去有3座大型石廠,河道石層曾遭人為擾動,使得優質的料源卵礫石量大幅減少,取而代之是利用價值低的土泥。為了突破這兩大難題,從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大家無不絞盡腦汁思考,到底該如何處理「剩餘土方太多」?

大家無不絞盡腦汁思考,到底該如何處理「剩餘土方太多」?而換個角度想,土方也是一種資源,若能妥善利用,反倒能創造奇蹟。起心動念後,就先與第十河川局研商,利用剩餘土方填平早期遭石場開挖所留下的中庄周邊河段窪地,並選擇適當的高灘地辦理綠美化,於是誕生了「河道灘地整理及綠美化」方案;另外,北區水資源局轄管的石門水庫1、2、3號沉澱池,因配合地方民意閒置許久,民眾期待環境整理美化,加上桃園市規劃石門水庫觀光亮點,有意利用2、3號沉澱池,遂再與桃園市政府合作,利用中庄調整池多餘土方把2、3號沉澱池填平整理,又產生了「中庄調整池土方清運及2、3號沉澱池環境整理」方案;此外,中庄攔河堰下游400公尺左岸、月眉堤防尾端有一塊三角浮覆地,若能設置低水護岸,利用中庄多餘土方背填,即能新生約6公頃的灘地,除供利用外,還可以保護左岸高灘地,於是再與水利署第十河川局水利規劃試驗所及桃園市政府共同研議可行後,再有了「月眉堤坊下游保護工」方案。以上的各方案,終於讓中庄調整池多餘土方有了去處,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另一個頭痛的難題「填築材料不足」,怎麼解決又是讓大家想破頭,外購材料價格昂貴且不實際。原本思考調整池面積有90公頃,若能中庄調整池沼澤濕地實景在基地內自行開挖取料應該足夠,無奈向下一挖,可用材料仍是杯水車薪。後因民國104年(2015)10月第十河川局於蘇迪勒颱風災後辦理覽勝大橋河道整理,中庄調整池配合收容約1萬立方公尺的石作為料源,才讓料源不足有了新的解決方向,而北區水資源局長期在石門水庫上游義興攔砂壩辦理疏濬,有優質的石產出,且淤積量足,又適用調整池填築料源,旋即由義興攔砂壩供料,作為「填築材料不足」最終處理方案。

  • 調整池105年趕工階段區內土方清運情形

    調整池105年趕工階段區內土方清運情形

「剩餘土方太多」和「填築材料不足」兩大難題有了解決對策後,無奈民國104年(2015)12月中旬北部冬雨綿綿,隔年1月到3月的春雨又接著連綿不斷,甚至105年1月發生寒潮,雪線逼近平地,遭遇異於往常的天候,對調整池工程進展影響甚鉅,所幸3月下旬起天氣轉晴,為了追趕落後的進度,工區內大興土木施作,四件工程同步作業,各工程間的介面配合、進度控管、動線確認、跨機關間的協調,全賴工務所有限人力辦理,尤記得各工程陸續進場後,為了確保工作順利,北區水資源局部分同仁甚至5點就起床,6點到工地,且全日輪值騎著野狼公務機車穿梭工地,連假日也排班駐守緊盯進度,晚上則挑燈夜戰辦理行政作業。辛苦付出總是有收穫,經過一整年的努力,中庄調整池工程整體進度終於追上;水利故事集其餘工項也陸續完成,中庄調整池於106年(2017)中完成,算是走到最後一哩路,施工期間遭遇的各項困難,回頭一看,反成了工程的特點,同仁留下的汗水也讓未來和後輩同仁有故事可說。中庄工務所壁上掛的一幅勵志語,其短短的文字給了第一線同仁鼓勵打氣,面對困難但求無畏,蓄積力量迎向挑戰。

資料來源:

本文引自『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水利故事集』一書
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提供素材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