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口述歷史-楊學涑前局長談「八七水災」專案報告

  發刊期數:第0219期/ 發布日期:106/03/24

相關圖片
主題:八七水災
受訪者:楊學涑前局長
時間:2008年9月23日上午10時~12時
地點:楊宅
訪談人:顧雅文、李宗信
逐字稿整理:林亨芬

八七水災發生的原因
  八七水災的性質就像卡玫基颱風一樣,所以我把卡玫基稱為「小八七」。8月6日當晚,嘉南、彰雲、竹苗地區,在沒有預警下大雨傾盆,光是斗六站的日雨量就超過1,000公釐,所以稱為八七水災。範圍是從台南縣到新竹縣。最重要的原因是一個颱風過去後所引進的西南氣流,帶來了大雨,有幾個地方甚至超過1,000公釐,累積雨量大還好,但日雨量、甚至時雨量大,就容易造成災害。所以幾個重要的平原中,就只有高屏、台北這兩個平原沒事,其餘台灣最寶貴的平原都淹水了。8月7日時,我記得台北、桃園還全日陽光普照,誰知道中南部平原已經大雨成災。
  關於受損情形,因為八七水災的雨大又急,又是下在平原地區,所以淹没地全是民生日需的重要設施,公路、鐵路、農路、產業道路、橋樑等交通設備,農田、水路、水門、涵洞等水利設施,甚至住宅房屋、學校教室、醫院等,都給洪水淹了,也造成了傷亡人數。八七水災的雨下實在太大、太強了,濁水溪的河水都已經到漫過橋了。
視察八七水災災情
  八七水災發生時,我在台北當水利局工務組長,本來洪水不是我的業務,但因為我是北港出身,來到台灣時就是先到北港工程處當工務課長,對於那邊非常熟悉。記得當天,我在收音機聽到中、南部淹水,認為這事不得了,就趕緊把這事報告鄧先仁局長,說這雨下這麼大,下了一天一夜。打電話去氣象部,他們也不知道,台北這邊明明沒事,一打電話才知道事態嚴重,聽說有的橋台斷了,台中到彰化的烏溪大橋的橋台也斷掉了;南投縣一個小鎮100多人爬到樹上去躲洪水。水利局長知道濁水溪西螺大橋河水沒過橋面,立刻接洽直昇機前往,但是因為氣候惡劣、氣壓太低又雲層太厚,直升機太低、雨太大根本過不去,還沒到苗栗只好又飛回台北。回到台北之後,省主席周至柔已經打電話來了,叫局長跟我到台中去。那時已獲知鐵路也不通、汽車也不通,南北交通全斷,但周主席因為是空軍出身,有專機可以飛高一點到災區視察,於是就帶著水利局長、交通處長和我等一同前往。為了處理這麼大的水災,他們派我擔任八七重建委員處的處長,鄧局長跟我講:「楊學涑你就不要走了」,我就這麼一年,除了禮拜六外都沒有回家。此時地方政府早已有救人救命的動作,而中央省府也很快速地全面動員起來。
重建工程的幾項特點
  當時八七水災所造成災情慘重,許多住家、學校教室、醫院、鐵路、公路都淹沒,沖積下來的泥沙也把重要的灌溉農田都淹沒了,田埂都看不到了。自來水水質亦受影響,幾乎全面沒有水喝,可謂百廢待舉。自從八七水災後,台灣就再也沒有下過那麼大雨
  受損金額和傷亡人數在後來出版的《重建工程工作總報告》中都有記載。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八七水災而有了土地重劃。土地既然都淹沒了,後來的設計是讓每一塊田地都有一個出路,可以將這塊地的農產運出,這樣的小農路在之前是沒有的。另外也有小給水路、小排水路,後來用機械插秧耕種,耕種也方便、排水也方便。
  另外,政府要救人救命,但其實也沒有資源可救災。那時國家剛光復十年不到,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國家的財力、人力,實在是太難應付這樣大的災害。所以第一件事情是編預算、籌備經費。當時我們向世界銀行、亞洲銀行請求貸款,那時我們還沒退出聯合國,向世界銀行、亞洲銀行都借了錢。另外友好的國家也讓我們無息貸款,像沙烏地阿拉伯借了很多錢給我們,現在有「中沙大橋」,也是民國65年阿拉伯出資協助我們建的。還有美國,美援臨時也成立專案協助救援,有的是補助,有的是借款,差不多一半送一半借。農復會水利組的防洪灌溉他們也加入勘查。光灌溉重建的部分,一年就花了兩億,在當時是不得了的事。
  在人力方面,當時地方力量不夠,除了各機關調派人員來協助重建,還動員了軍中力量。當時想到與國防部協商,由省府與軍方共同成立所謂「軍工協建工程處」,後來變成專門的單位(按:軍工支援八七水災重建工程指揮部)。當時由交通處處長(按:袁守謙)兼任協建工程處處長。阿兵哥雖不是工程專家,但有諸多大型重機械機具協助,如起重機、吊車、推土機、挖土機、傾卸車、壓土機、碎土機、空氣壓縮機等等,還有機械修理廠。民間根本無力有這些設備,因為購買這些機器每一件都幾百萬幾十萬不等,只有軍方有辦法。當時也協調在軍中服役青年工程師到重建工程單位服役,幫忙畫圖設計。
  更重要的是,因為事態嚴重、時間緊迫、交通斷絕、民間無水無糧,所以總統頒布了「緊急處分令」,這是八七水災另一個特別的地方。本來,平常做這些工程有一定的程序,由縣政府報省政府建設廳、農林廳;公路局是報交通處,省政府批准之後,報中央審計處,之後再投標、定契約,然後開工。現在下了「緊急處分令」後,凡是重建工程不受監督,自己作主、事後審查,如果審查有毛病再治罪。那時我身為重建工程處處長,要多少錢就匯多少錢來。如果照一般程序,當時有美援單位的農復會,裡面有美國人、有中國人,農復會水利工程組要來審查我們水利局的圖和估價。那裡面有三個很棒的中國人,一個是章元羲,他是我學長。有時他脾氣很大,有錯就罵,把我當弟弟一樣,所有水利會的人都怕他。八七水災重建時變成他們來,我們不去。農復會的角色是給錢、監督,可借就借、可做就做。
  當時淹沒的全是平地地區,是台灣最富庶、最安定的區域。有關水利的部分,灌溉水路、水門、事務所由水利會辦理,由水利局「灌溉重建工程處」負責;主次要河川堤防護岸由縣政府及工程處「次要河川督導小組」負責,限定一年內完成。我常開玩笑說,因為我只做了99.9%,剩下油漆沒做完,所以事後別人都有勳章,只有我沒授勳章(按:楊學涑局長本身是推薦受勳章者的評審之一)。另外,交通方面由交通處負責。因為八七水災是全省性的,對交通影響很厲害,便與軍工協調先搶修橋樑通車,然後再重建;而醫院、學校、住宅由各主管單位全面動員。
  此外,八七水災重建工程另有一項規定,可以改變原有建築的模式,不夠大則加大,不夠強則加強,不然為什麼不叫復建、不叫修復、不叫搶修,而叫重建?因而不只是復舊,而是重建。日本時代做的水利、堤防,可以加高加大,只要對就做,這是戒嚴時很特別的一個地方。所以叫重建,不對要改、不好要修。
八七精神
  八七水災是天災,根本想不到有人為的因素,一夜雨啪的一下這麼大,再就是地形。事實上,照一般程序的話,重建工程根本不可能在一年內完成,但八七水災重建工程卻做到了,這是拼了老命的結果。光我這邊處理嘉南水利會、斗六水利會、彰化水利會、台中水利會、南投水利會的合作事務就不得了,半夜十二點還在畫圖。我把我們重建工程處又叫南農工程處,因為很多人都是台南農業學校畢業的,包括我們的工務課長黃彩芳也是,他已經過世了,是海埔新生地的專家,日本時代訓練出來的,工程處裡面完全是本省人。
  八七水災的影響很大,八七水災的精神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不受法令限制、事後審計」。當時可以動用人力的都動用了,幾乎全為本國力量,國外僅協助了貸款部分。也幸虧有軍工,一架推土機可以代替幾十個人力量。八七水災的重建工程,也就在全國軍民一致同心的努力犧牲下,終於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

1.本文引用自「97年度經濟部水利署文化性資產口述歷史委託服務計畫」
2.口述歷史係當事人對歷史之陳述,不代表水利署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