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提升承洪韌性,與洪水共生─臺灣西南沿海村落耐淹規劃水利規劃試驗所

  發刊期數:第0380期/ 發布日期:109/04/24

臺灣西南沿海村落地勢低窪,加上長期地層下陷颱風豪雨時若又適逢大潮,易因排水困難造成嚴重淹水。然而,治理工程有其極限,能減少淹水頻率,卻無法永久免除淹水發生。承洪韌性的概念將淹水視為自然變動而非僅是災害,主張韌性來自於向淹水持續學習、並從中調整適應。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臺灣應接受不可避免之淹水將更趨頻繁的事實,務實因應,從訴求「不淹水」、強化防洪的水患治理模式轉向訴求「不怕水淹」、強化「耐淹力」(floodability)之治理。耐淹規劃即為不包括任何治理工程或降低淹水頻率之工程措施,而是透過地方分散型、或是家戶層級的調適措施,主要以環境(包括建築、開放空間、交通系統、維生系統等)之規劃設計來達成。因並非以「治理防洪」為目的,耐淹措施可說是「與洪水共存」的淹水調適策略,將淹水視為必然之環境變動,承洪韌性規劃可說是「與洪水共榮」之地方發展規劃。

水利規劃試驗所108年度與國立臺北大學廖桂賢教授合作,以嘉義縣掌潭村掌潭本庄為案例區,考量該地區長期處於地層下陷區域、淹水影響層面與淹水面積、嘉義人口老化指數、聚落特殊型態、地方具有與水共生的防災意識等五點,適宜推動耐淹規劃。

108年度共辦理三場工作坊,分別針對專家學者及在地焦點團體、在地居民、嘉義縣政府相關單位及專家學者,以交叉討論方式,討論在地課題以及凝聚對於願景的共識。綜整基地踏查、在地訪談、資料蒐集、及工作坊,整理出六大課題。第一課題為「水患治理」:氣候變遷衝擊下極端降雨會愈趨頻繁,現有的排水系統難以因應未來的極端氣候條件;然掌潭村高程低於海平面,受潮汐影響排水不易,再者其西側臺61線西濱快速道路路堤效應,增加退水難度。第二大課題為「交通動線與運輸」:掌潭村聚落僅依賴嘉18為唯一聯外出入口,淹水時唯一的連外出入阻斷後,全村即受困。第三大課題為「居住空間與社會結構」:聚落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問題是在地規劃的基本命題,人口老化使得聚落建築荒廢頹圮,歷史紋理逐漸消失。第四大課題為「維生基礎設施」:電力、通訊、污水自來水、瓦斯等五大管線系統,在淹水時如何維持正常運作,需要考量。第五大課題為「地方傳統產業」:高齡化使得漁村產業人口不足,而社區扶植或是操作的產業亦面臨產業門檻較低且易被取代的問題。

掌潭村之耐淹規劃設定下列定位與目標:(1) 不以「防洪:減少淹水」為目的,而以建成環境之調適改造來防災;(2) 耐淹目標為在823淹水情境下不需從村中撤離、且無財物損失;(3) 超越防災的韌性規劃:增加耐淹力的同時改善社區環境,增加宜居性;(4) 創造「與水共生」的韌性學習環境;創造「與水共榮」的產業,讓洪水成為地方發展資源而非僅是災害。

  • 圖1 整合性耐淹規劃策略架構 

掌潭村之耐淹規劃涵蓋軟硬體,分別考量短中長程策略(圖1)。硬體策略主要為環境設計方面之策略,包含建築、交通系統、維生系統、聚落空間配置等,目的為提升環境上的耐淹力。環境上之耐淹力提升需要居民永續之支持,因此規劃也包含軟體策略,包含產業轉型以及觀念翻轉。

綜合以上之各項策略,耐淹規劃之實現,需分短中長程三階段進行,本次規劃歸納出十一項行動方案。短期效益的行動方案包括掌潭本庄臨時浮橋系統設置、社區活動中心新建工程、耐淹示範屋實驗計畫、保安宮耐淹改造計畫。中程則建議針對高架步道、維生系統、魚塭合作社方面進行改造。長程主要執行兩大滯洪池之水上體驗設施及活動軟體計畫。

  • 圖2 掌潭本庄平面規劃配置圖

後續針對掌潭村的規劃成果,將結合自主防災社區、地方創生等資源,推動辦理,另在耐淹規劃觀念翻轉的部分,期能將承洪韌性與耐淹力概念納入自此防災社區之推動,以及增加多元面向與在地的討論及溝通(周邊焦點社群、NGO組織與學校),以及發展與水共榮之產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