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風采依舊-阿公店水庫秘書室

  發刊期數:第0212期/ 發布日期:106/02/03

阿公店溪發源於高雄市燕巢區及田寮區山麓地帶,經岡山潭底洋排水,再經彌陀、永安區入海。流域內土質脆弱,流路彎曲,上游流出土沉積溪底,致河床斷面減少,並因雨季集中於六至八月使得旱季無灌溉之利,雨季則氾濫成災。民國23年有洪災淹沒面積達4,000餘公頃,倒毀房屋和浸水房屋共計2,200餘戶。

因此,阿公店的整治防洪工作在日治時期就開始展開,曾先後撥款對溪流截彎取直(圖一),下游開挖引河,但是成效僅有局部,爰陸續進行相關水利工程,並計畫建立水利工程以一舉收防洪灌溉給水之利。

  • #[@$87$@]#圖一 昭和14年公告改修阿公店溪工事
  • 案名:高雄州起業ニ依ル阿公店溪改修工事ノ直接施行
    管有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所有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檔號:0071033574a019

水庫的籌備工作於1942年開始運行,然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故,興建水利工程的計畫被中斷,及至光復後才陸續由水利局興修水利工程。興建水庫主要為給水灌溉防洪此三項目的,卻因為戰事及洪水之故,阿公店水庫於光復後僅完成20%。水利局成立後設立阿公店工程處,接續治理阿公店水利設施事宜,直到民國42年阿公店水庫建設完工。

然而,因河川上游土壤有大量灰色泥質頁岩,土質相當鬆軟,且公、私有地遭濫墾,使得淤積相當嚴重,年平均淤量為50萬立方公尺,再於民國74年起便有倡議阿公店水庫加高與水庫清淤等相關事宜(圖二)。

當時的省政府水利處於87年著手進行阿公店水庫更新計畫,主要工程為興建全國唯一的長達14.775公里越域排洪道,自旗山溪引水導入二仁溪,浚渫水庫1,160萬立方公尺,讓水庫得以排淤並減少泥淤積,歷經多年努力,阿公店水庫就此重生。

阿公店水庫為滾壓式土高31公尺,全長有2,380公尺為全台最長(如圖三),提供高雄水利會灌溉用水,並增加公共給水量達2,900萬立方公尺,高雄縣府於阿公店水庫興建環湖自行車道達7.5公里,增添阿公店水庫的觀光休憩的價值。

阿公店水庫,是水利局最早興建的水庫,雖一波多折,卻也不減當年的風采,如同水利署雖歷經多次改制與變革,依舊持續的為社會大眾服務。


參考資料: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五篇(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張炎銘《游水庫聽故事》,科技圖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