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石硿引水古隧道之美水利故事集

  發刊期數:第0277期/ 發布日期:107/05/04

石硿引水古隧道之美

新北市新店地區有一座超過250年的引水古隧道,部分隧道本體迄今仍完好如初,只是水源圳頭被颱風豪雨的落石坍塌覆蓋,已看不到原貌了,它就是當年郭錫瑠原本開圳(瑠公圳)所鑿的硿洞。
  臺灣北部有一條名聞遐邇的瑠公圳,相傳為郭錫瑠( 後被尊稱為「瑠公」)為開墾臺北東側所規劃興建。乾隆元年(1736)他帶著家人從彰化北上,定居於現在的臺北市松山中崙一帶,從事興雅庄一帶土地的開墾工作。當時興雅庄附近的農田,都是仰賴柴頭埤(現在的信義計畫區靠山邊一帶)儲水灌溉,但是因泥沙淤積,陂塘的水量逐年減少,無法灌溉大部分的農田。眼看著大片土地,因缺水而無法闢為良田種植生產,覺得非常可惜,於是他根據早年在彰化開墾經驗,認為只有開發水圳,才能讓這些缺水的旱田變為有穩定水源的良田,便決心尋找新的水源,開發水圳,來灌溉農田。沿著新店溪上游探勘的郭錫瑠,發現青潭附近是河水匯集的地方,水源豐沛,河床又高,非常適合築堤取水利用,只要沿新店溪畔開鑿水圳,經大坪林、景美等地區便可流到臺北市,就可以解決灌溉的問題。於是他變賣家產,於乾隆5年(1740)創「金順興」,並招集民眾在新店溪上游青潭溪附近開鑿水圳(當時稱「金順興圳」),打算引水十數公里至自己的墾地。

  • 石硿引水隧道實況照片

    石硿引水隧道實況照片

開鑿工程最大困難為必須以人力鑿穿岩壁做導水隧道(石硿),又因開鑿地點鄰近泰雅族原住民活動範圍,施工過程常因溝通不良而造成衝突,致工程耗費數十年仍無法完成,後因一場洪水重創水圳開鑿工程,以及籌不出修復資金,郭錫瑠憂思成疾而病逝;其子郭元棻接繼父志修建至完成。這段水圳工程由郭家父子兩代,費時近30年,到乾隆34年(1769)終於完成,灌溉農地面積可達一千兩百多甲。圳渠分為兩條,一條自新店溪上游入口處經支流青潭溪,流至大坪林的圳路稱為「大坪林圳」,又稱為「上埤大圳」,另一條由碧潭入口經景美至臺北的圳路則稱為「下埤大圳」。後人為感念郭錫瑠父子興建水圳造福鄉民的功德,就把下埤大圳稱為「瑠公圳」。圳水引自新店溪青潭湖水,為讓灌溉水向北跨越景美溪,當年還在溪上架設以木樁和木板構製而成的水槽,使灌溉水順利流入北方的開墾地,在臺北市大部分地區還是農田的時候,肩負著灌溉現今臺北市基隆河以南範圍內絕大部份的水田地的重要功能,是北部第一大水利工程,在大臺北的開發史上深具重要性。

  • 左圖為開天宮外觀景象;右圖為開天宮地下室岩石牆面情景
  • 左圖為開天宮外觀景象;右圖為開天宮地下室岩石牆面情景

左圖為開天宮外觀景象;右圖為開天宮地下室岩石牆面情景

目前的瑠公圳經整併後包含有霧里薛圳、原瑠公圳、大坪林圳三大系統。其中的大坪林圳為乾隆37年(1772)由墾首蕭妙與五庄股東合夥開鑿而成,灌溉新店地區農田,源頭為瑠公原本開圳所鑿的引水硿洞。瑠公開鑿水圳後期,因資金耗盡無力開鑿,才由墾首蕭妙出面與新店大坪林五庄的居民,以獅山邊大潭(今碧潭)和瑠公交換水權,乾隆18年(1753)由大坪林五庄的居民繼續開鑿,乾隆25年(1760)圳路穿過石硿,使得新店地區的農業全面進入水田耕作的時代,因此稱為大坪林圳,該圳後來併入瑠公農田水利會,也稱為瑠公圳;後因新店溪沿岸石採取,河床水位下降,無法直接取水,民國35年(1946)建大豐抽水廠,改以抽水幫浦取水。而臺北地區在都市快速發展下,肩負大臺北地區農田灌溉工業用水及日常生活用水的瑠公圳,也隨之功成身退,市區內所有的圳渠均已變為建地,供公共建設或作私人建築用地利用,目前已無法再看到廣闊水圳流著清澈的水。

  • 大正七年(1918)瑠公圳與大坪林圳圳路圖

    大正七年(1918)瑠公圳與大坪林圳圳路圖

石硿引水隧道,乾隆25年(1760)完工至今,已超過250年,它雖位於開天宮正下方(地下室),且被開天宮建廟時的基樁慣穿,長度僅存約30公尺,並未對外開放,但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於民國91年(2002)8月6日公告為古蹟。石硿引水古隧道,目前已無取引水功能,想要進入參觀是需要事先以團體名義向新北市新店區公所申請,經同意後廟方才會協助開鎖打開門讓人進入參觀。石硿引水古隧道在無現代工程技術及先進機具的援引,又無官方人力、財力的奧援,全由私人出資雇工,在山崖岩石上以人工徒手開鑿出高約2公尺、寬也約2公尺、長約100公尺的引水隧道,且岩壁上刻痕工整大正七年(1918)瑠公圳與大坪林圳圳路圖誠屬不易,走在一條250多年前從岩壁人工鑿出的歷史隧道內,觸摸充滿古味氛圍的岩壁鑿痕,心中有股莫名的感動。

資料來源:

本文引自『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水利故事集』一書
整理自臺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財團法人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之「瑠公大圳」及TIIWE研究員游進裕博士、工程師陳怡璇提供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