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淺談澎湖地區地下水保育

  發刊期數:第0088期/ 發布日期:103/09/19

澎湖地區地下水現況

澎湖地區具有蒸發量大且豐枯水期雨量顯著差異的水文特性,湖庫水源蓄存不易,長久以來地下水在水源供應上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然由於地下水資源持續過度開發,已導致部分地區發生海水入侵現象,進而造成含水層整體水質逐漸鹽化之影響。依據民國99年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離島地區中長程供水改善檢討」計畫成果,澎湖地區馬公白沙供水系統深水井已有84%水質發生鹽化,雖可藉由逐年減抽地下水方式減少海水入侵水量,然預期鹽化含水層短時間內仍難以恢復原有水質。 

地下水位分析

目前本署於澎湖設有7口觀測井,分別為澎南、馬公(1)、馬公(2)、湖西、赤崁、大池(1)、大池(2),分布位置詳圖1,統計各觀測井年水位變化數據如表1所示。

分析可以發現澎南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於2010年與2005年相比平均水位上升1.45公尺。而湖西在2005~2008年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然而2009年開始下降,至2010年平均水位甚至低於2005年。另外馬公(1)與馬公(2)的變化趨勢亦不相同,在馬公(1)地下水位於2009年前約呈現穩定持平的狀況,然而與湖西相同於2009年開始下降,於2010年水位下降至-18.73公尺,與2005年相比下降了17.05公尺,變化非常劇烈(經查該地下水位監測設備於2009年末曾進行更新維修,推估原因造成水位劇降應為設備更新所造成)。比較同一地點的馬公(2)觀測井水位,顯示2009年並未有如馬公(1)這樣的變化,相反的,2010年甚至有水位回升的現象。由於馬公(2)亦如馬公(1)於2009年末進行水位計更新,且恢復記錄後水位均穩定在-41~-42公尺間,顯示並未有人為補注造成,應與馬公(1)類似係設備更新所造成之水位變化。在赤崁、大池(1)與大池(2)的地下水位變化趨勢較為一致,整體而言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大池(1)之水位由-2.19降至-4.30公尺;大池(2)之水位由-25.83降至-27.84公尺。平均下降達2公尺,顯示這些區域之抽水量大於補注量,由於澎湖地區已有地下水鹽化的狀況,因此需持續觀測,並積極推動可行之減抽與補注方案,進行整體地下水保育工作。

保育策略

參酌國外島嶼水資源管理之經驗與地下水保育相關措施,在滿足民眾用水需求的原則下,澎湖地區擬定整體地下水保育策略,建議可朝補注、減抽及監測(配套措施)等三個面向努力。

(一)補注

過去澎湖地區的地下水因過度開發造成鹽化的現象,然由水資源供需情勢顯示現階段地下水仍是不可或缺的供給來源,因此需藉由地下水補注來減緩海水入侵地下水鹽化的狀況。目前澎湖地區可用於補注之水源為雨水及再生水,補助方式大致可區分排水路深井補注(採重力或加壓方式注入地下水含水層)及補注(豐水期蓄積地面水,利用補注地下水),彙整國外補注地下水案例如表2所示。

(二)減抽

由澎湖地區水資源供需情勢,目前仍需採湖庫、海淡及地下水等三項水源供應。若要減抽地下水,則需要新闢水源或減少民眾用水需求來取代。根據國內外經驗及澎湖地區特性的分析,替代水源包括提升地表水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自來水系統售水率提升、節約用水、新設海淡廠、標的用水調整等。

(三)監測

為確保台灣地區地下水資源的永續經營,本署所推動之「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為現階段水資源政策綱領實施計畫中「加強地下水保育與管理」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一。重點工作包括:水文地質調查研究、地下水觀測站網建立及運作管理、地下水資源經理與資訊系統規劃、辦理重要地區地下水調查與補注試驗研究及地下水水質資料管理等。

澎湖地區地下水觀測站網規劃範圍包含澎湖本島、白沙島、西嶼等3島,面積合計106平方公里,規劃測站14站,密度為7.6平方公里/站,以雙口方式同時觀測自由含水層受壓含水層

 

相關圖片 
圖1 水利署地下水觀測井分布圖
 
表1 各觀測井年平均水位資料
相關圖片
表2 國外地下水補注案例彙整表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1.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離島地區中長程供水改善檢討」,民國99年。

2.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澎湖地區地下水整體保育策略規劃」,民國101年。

3.澎湖縣政府,「澎湖縣低島建設雨中水利用系統建置計畫」(草案),民國1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