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崁」的水庫族譜逸話水利故事集

  發刊期數:第0274期/ 發布日期:107/04/13

「 崁」的水庫族譜逸話

許多人都知道嘉義的蘭潭古稱「紅毛埤」,是300多年前荷蘭人開鑿的埤塘,提供水師教戰演習及灌溉,到日治時期,總督府為提供嘉義地區穩定可靠的水源,才將蘭潭修建為水庫。此外,日本政府又為提高嘉南平原的糧食產量,並改善灌溉水量不足情況,指派技師八田與一調查並興建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地球的另一端,全美國最高的大是位於美國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上的胡佛水(Hoover Dam),為南加州各城市提供可靠的水源,它是世界知名的建築,亦被列為美國七大現代土木工程奇蹟之一。但是大家知道這三者之間,有著什麼奇妙的關係嗎?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名譽教授甘俊二說,早年在還沒有水泥的時候,城牆、樓房是如何蓋出來的?都是用石灰摻了糯米與黑糖,攪拌變黏稠後,拿來當石塊或磚頭間的黏著劑。荷治時期的臺南赤崁樓城牆就是用這種方法蓋出來的,有時候比現在的水泥更堅固,迄今,荷蘭人當時築的城牆仍屹立不搖。蘭潭以前所以被稱為「紅毛埤」,是因其由荷蘭人構築,當時漢人都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埤塘就被稱為「紅毛埤」,與臺北淡水的紅毛城相同。
  甘教授繼續說,八田與一從日本東京大學畢業後,日本政府派他去美國進修,去學習一套蓋水的技術。而八田與一準備要蓋烏山頭水庫時,至美國商請當時土石築專家賈斯丁(Joel D. Justin)來臺協助。當年興建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是計畫負責人,但不是設計者,Justin才是真正負責規劃設計的人。Justin來到臺灣後,勘查荷蘭人在臺灣做的一個水庫──嘉義蘭潭(紅毛埤)。

  • 蘭潭水庫主壩實景及低水位再現荷蘭人興築的紅毛埤進水口景象1
  • 蘭潭水庫主壩實景及低水位再現荷蘭人興築的紅毛埤進水口景象2

蘭潭水庫實景及低水位再現荷蘭人興築的紅毛埤進水口景象

當時Justin看了有100年歷史的紅毛埤,就將紅毛埤小型水庫的設計概念,擴大成烏山頭水庫。兩個水庫的構造、原理、做法都相似,簡單地說,把紅毛埤的尺度放大,就可變得像烏山頭水庫了。此外,烏山頭水庫剛開始興建時,根本沒有水泥這種原料,在烏山頭水庫興建的過程中,「水泥」這種新的建築原料才誕生,且開始被廣泛應用。於是,Justin向八田與一建議在烏山頭水庫中間的心牆(core)採用這種新技術。原本荷蘭人的紅毛埤是用密度高的黏土建成,共有三層,最細的放在中間當作阻水,外層在放大一點的石頭。當時Justin為了加快施工進度,便建議以水泥建築心牆,但是,八田與一一心想依照荷蘭人紅毛埤的概念構築,極力反對他的意見。Justin認為水泥材料甚佳,以此法建築最好,八田卻一意孤行不肯採納,因此在烏山頭水庫尚未完成時就回美國去了。這部分的文史記錄資料,甘教授說他已在日本看過。此外,甘教授也說明,當時烏山頭水庫心牆只用水泥做一半,而不是完整的水泥阻水牆,其餘的部分還是用荷蘭人的老方法。在Justin建議的當下,八田與一表示,他沒有信心以水泥做心牆。由此亦可見,日本相對於美國還是比較保守。甘教授也從美國方面再查閱相關資料,發現Justin返美之後,參與了美國最大水工程─ ─ 科羅拉多河上的胡佛水(Hoover Dam)工程。Justin未能在臺灣烏山頭水庫採用的水泥技術,幾乎完全實踐在胡佛水上。

甘教授從歷史的脈絡,找到可循的軌跡。若將烏山頭水庫比擬為美國胡佛水的哥哥,那它的阿公就是荷蘭人在嘉義蓋的紅毛埤。換句話說,烏山頭水庫不是日本人設計的,應該說是美國人Justin設計的。甘教授也感嘆,這些資料幾乎沒有人寫過、提過或談過,日本政府把它遮掩起來,這些事只有看原始資料才會知道!這是甘教授近期發現的歷史紀錄,當年日本人為了表彰八田與一的貢獻,並沒有特別說出來這段歷史,以致後人多認為八田與一烏山頭水庫的主要貢獻者。但是甘教授站在學者的立場,認為此事理當說出來讓眾人知道。
  然而,今天回過頭再來檢視這件事,40多年前,水利局曾經整修紅毛埤,將紅毛埤整修加高,也打掉心牆,用水泥翻修,因此紅毛埤現在都是用水泥築成。這樣好不好呢?經過好幾次地震,埤圳依然安全。所以今天重新想想,透過歷史文獻的考察,水庫的技術演進就像族譜,而臺灣的幾個主要重大建設,確實有這樣的族譜歷史能夠繼續闡揚。

資料來源:

本文引自『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水利故事集』一書
1.整理自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名譽教授甘俊二訪談內容及素材。
2.紅毛埤進水口照片為王敬忠拍攝。
3.蘭潭水庫烏山頭水庫空拍照片翻拍自經濟部水利處「臺灣水之源:台澎金馬水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