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9年水文化國際研討會與世界各國分享曾文溪水文化水利規劃試驗所

  發刊期數:第0343期/ 發布日期:108/08/09

  • 水規所發表「曾文溪水文化-水環境變遷與調適」

    由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辦理的2019年水文化國際研討會(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and Heritage-“Water as Heritage”)於5月27~29日在臺灣舉辦,來自世界各國水利專家和水文化資產專家齊聚一堂進行對話,分享在水文化資產的價值中,尋找面對未來極端氣候和全球暖化的脅下冶理水的解答。

  • 曾文溪鎮水厭勝物

    水利規劃試驗所林志翰簡正於會中報告「曾文溪水文化-水環境變遷與調適」,透過盤點曾文溪流域之文史資料、宗教信仰,整理過去三百年來曾文溪河道變遷留下的水文化經驗與智慧,找出河道變遷與信仰之關連;分析水利規劃試驗所典藏日治時期留下約八百筆與曾文溪有關的河道治理圖資及史料,以了解水資源及防洪工程之演進,萃取具科學、文化內涵的水利技術與治理思維,作為未來面對極端氣候防洪及水資源實務參考。

  • 1895~1945防洪治水思維

    曾文溪水環境變遷

    曾文溪水環境變遷可概略從三個時期(1624~1895年明鄭時期、1895~1945年日治時期、1945~2019年戰後時期),以及防洪、水資源及文化資產3個面向來討論:

     (1)1624~1895年明鄭時期:曾文溪歷經四次大改道,先民生存不易,水資源呈現埤多圳少的現象,居民多以看天田維生,文化資產衍生出十二佃神榕、公親寮拜溪墘、西港刈香等對曾文溪的敬畏與崇拜。

     (2)1895~1945年日治時期: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主軸之下,開始進行曾文溪的治水工事,透過霞堤、丁壩、橫堤等設施控制河道不再擺盪,以取得耕地,另一方面,興建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提供水資源,使原本的看天田,提升為3年1作的農田,也因為提供了水源,使原本偷水竊盜案件佔90%的社會事件,大幅降低。

    一方面曾文水庫發揮滯洪功能減少下游洪氾發生。

     

  • 第二道防線示意圖

     (3)1945~2019年戰後時期:日治時期曾文溪防洪功能很大程度仰賴霞堤與河道滯洪,治水理念中,則是從河川的中、下游延伸擴及至上游的森林地帶,一方面在下游大規模進行治水工事,另一方面著手進行森林治水事業。惟藉由堤防等治水工法整治河川,仍舊無法阻擋大自然破壞的力量,最終發展出「河水統制計畫」,也就是興建水庫以達到整合河川利用的目標,因此興建曾文水庫同時滿足水資源的供應,使3年1作的耕作制度提升到3年2作,提升糧食生產,另

    萃取水文化經驗之水環境調適策略

    過去採用霞堤及河道滯洪解決曾文溪洪水超過保護標準的問題,目前規劃中的曾文溪第二道防線,即萃取河道滯洪的概念,以現有的堤防為第一道防線,日據時期堤防為第二道防線,兩道防線中間的區域為滯洪區,以因應氣候異常超過堤防設計保護標準時的緩衝區,漸少其他區域發生淹水,降低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