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梯田式水覆蓋工法在卑南溪揚塵防制之成效第八河川局 鄭陞龍

  發刊期數:第0199期/ 發布日期:105/11/04

  第八河川局自101年開始先行在卑南溪出海口施作梯田式水覆蓋工法,施作區域之選定主要以人口密集處為優先施作,以臨卑南溪出海口人口最多之臺東市及卑南鄉先行施作,施作區域自利吉堤防觀景台至臺東大堤1K+800(圖1),施作面積約66公頃。


  梯田式水覆蓋工法在卑南溪出海口施作後,明顯降低台東地區民眾在東北季風期間最厭惡的風飛沙,同樣受風飛困擾關山地區民眾,因感受到梯田式水覆蓋施作後顯著成效,即透過民代向中央爭取於關山地區施作,第八河川局於104年度增加預算,將關山地區列入揚塵改善施作區域,以電光大橋上游為主(圖2),施作總面積約46公頃。

  • 圖1 利吉堤防觀景台至臺東大堤1K+800
  • 圖2 關山地區列入揚塵改善施作區域,以電光大橋上游為主

  關山地區於104年10月完成施作水覆蓋後,因空氣品質有明顯提升,引起臺東地方記者注意(圖3),藉由記者採訪也直接宣傳,讓更多民眾認識梯田式水覆蓋工法。


  由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所提供之資料(圖4),台東地區在101年施作水覆蓋前發生揚塵平均日數約為15天/年,發生揚塵最多日數在98年莫拉克風災後,101年梯田式水覆蓋施作後,發生揚塵日數逐年降低,平均日數降為3.5天/年。


  關山地區在104年施作前發生揚塵平均日數約為4.7天/年,發生揚塵最多日數亦在98年莫拉克風災後,施作梯田式水覆蓋施作後,隔年所監測數據揚塵日數也有明顯降低,發生揚塵日數降為1天/年。

  • 圖3 記者採訪宣傳梯田式水覆蓋
  • 圖4 揚塵平均日數

  梯田式水覆蓋工法施作方式(圖5),係以臨時土堤築成一10公尺X10公尺以上的格框,將水滯留在格框內,因狀似水梯田,故稱梯田式水覆蓋;梯田式水覆蓋以擋水及蓄水方式施作,以保持土表面濕潤,而後逐漸修正施作方式,進而達到抑制揚塵效果。


  在施作梯田式水覆蓋工法也會有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所築的臨時土堤未受大雨颱風沖毀,先趨植物會在穩定土堤臨水而生長,形成綠覆蓋,有阻風及綠化效果,茂密植物因有遮蔽效果,常吸引水鳥或臨水動物築巢,使施作梯田水覆蓋區域之生態更加豐富(圖6)。

  • 圖5 梯田式水覆蓋工法施作方式
  • 圖6 梯田式水覆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