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淺談雷達降雨資料於水文防災應用水文技術組

  發刊期數:第0326期/ 發布日期:108/04/12

降雨量資料為水情重要的資料來源,而臺灣雷達回波的觀測資料與雨量站相比,除了涵蓋完整及高解析度的降雨空間分布資訊外,更容易反應出雨量在空間分布之變化,降低空間分布對於計算成果之不確定性。

目前中央氣象局的氣象雷達資料來源,主要包含氣象局(五分山、花蓮、墾丁、七股)與空軍(清泉崗、澎湖、綠島)及防災降雨雷達(林園、南屯)等9個雷達站;防災降雨雷達網格在空間上的資料解析度為250公尺*250公尺,而五分山、清泉崗…等氣象雷達資料網格在空間上的資料解析度為1.3公里*1.3公里(QPESUMS),其中防災降雨雷達資料空間分布更為細緻,將有助於對於流域集水區範圍的降雨量推估與研判,詳圖1。

應用方面,依照雷達降雨資料頻率類型及應用層面的不同,透過自動化與模組化的計算概念,可分為短、中、長期的資料,目前針對雷達降雨資料應用(如圖2),短期資料主要應用於汛期期間,包含河川集水區降雨量與流量預報成果、氣象局QPESUMS客製化網頁等服務為主;中期資料係以探討降雨空間分佈、與提供特定集水區範圍平均降雨量成果為主;在長期資料上,則以蒐集及建置全臺流域集水區雷達降雨水文分析成果為主。

  • 圖2 以雷達降雨為主題之分析成果網頁

透過雷達降雨量資料應用,可以減少人為介入的不確定性,加速整合全臺灣降雨空間分佈資訊,輔助無雨量站集水區分所需雨量資料來源(如圖3),後續水利署將持續積相關分析成果,以作為強化水文環境監測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