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8月-木瓜壩、水簾壩與銅門電廠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138期/ 發布日期:104/09/04

  花蓮溪支流木瓜溪及其分流共有三座公告的水庫,都是因發電需要而建,也都由台電東部發電廠管理。其中的龍溪壩介紹在6月完成的水庫,另外二個水及具有代表性的銅門電廠則介紹在此。其實木瓜溪甚多,因1977年開始「奇萊引水計畫」而建造一系列水,只是這些水未公告為水庫而已。
  木瓜溪複雜的水力發電系統,可參考台電東部發電廠提供的附圖而一目了然。

1985年8月-木瓜壩完工

  木瓜壩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集水面積14,570公頃,係攔取木瓜溪的水源供水簾電廠發電的第一座水庫。本高24.8公尺、長40公尺,於1983年由台電公司興建,1985年8月完成;水庫設計庫容只有0.5萬立方公尺,若不包括攔河堰,是全國最小的水,但本水庫與龍鳳(未公告為水庫)卻是水簾電廠的供水大將。

1944年8月-銅門電廠被毀與水簾壩

  水簾壩位於花蓮縣秀林鄉,與木瓜壩木瓜溪本流的「惟二」水庫(其他水皆在分流),也是木瓜溪水力發電系統中最下游的一座水庫,本集水面積28,400公頃,高27公尺、長88公尺,供水給銅門電廠發電(供水給銅門電廠的還有水簾電廠尾水及其他分流,參閱附圖)。
  早在日治時代,日本人就發現花蓮地區豐富的水力資源,因此建設了清水、銅門、立霧、初英及溪口等5座水力發電廠。本及銅門電廠於1943年3月完成後,1944年8月電廠就受洪水災害而停止發電,1945年6月洪水再將本沖毀,又因上游山崩,泥沙傾瀉而下,將整個銅門電廠掩埋。
  臺灣光復後持續修復、改建。本水及電廠於1952年9月重建,1955年1月第一部機組完成併聯,同年7月,第二、三部機組也完成,而銅門電廠則首次採用地下廠房型式,是臺灣水力發電的創舉。
相關圖片


 【補充說明】奇萊引水計畫:因龍溪壩與龍澗電廠水頭落差達893公尺,為充分利用此地形優勢,在木瓜溪上游主、支流建一系列水,如附圖,有檜溪、林溪、奇萊、天長、磐石等,將木瓜溪水透過奇萊引水隧道全都引至龍溪壩,發電尾水再供下游水簾、銅門、榕樹、初英電廠發電,電廠發電後尾水再排入吉安圳供灌溉使用,充分利用木瓜溪的水資源。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