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內伏流水案例簡介水源經營組

  發刊期數:第0219期/ 發布日期:106/03/24

伏流水

伏流水之取水量雖低於地面水,惟因其開發對環境生態衝擊較小、水質透過自然地層介質過濾較為潔淨、豐枯水期皆能取得水源量、施工期間短、建造經費較低等特點,故國內伏流水開發已有多年。目前國內較為熟悉之伏流水工程有羅東取水設施、二峰圳、竹寮及翁公園取水設施等,以下針對羅東攔河堰及二峰圳取水設施說明如下:
 

羅東攔河堰伏流水

  羅東攔河堰於民國93年興建完工,主要攔取羅東溪安農溪地表水及伏流水,以減少宜蘭地區地下水抽取量,其設計伏流水取水量為20萬CMD,本工程平面佈置詳圖1,設施主要由埋設HDPE透水管(1,000mm,8支)及鋼骨繞線式透水管(400mm,14支)組成取水,設施另外有埋設反沖洗系統,其系統包含逆洗管、鼓風機及儲壓槽等。

  由於羅東溪洪峰流量甚大,故採取河道內分區施工、導水,分為左、右兩區先後施工,於左、右區間填築適當之擋水堤,於左區施工時,就以右區進行開槽導水,反之亦然,每一分區施工程序大致為河床開挖、基礎處理、集水管埋設、濾料回填、混凝土澆置及雜項工作等。
 

二峰圳伏流水

  林邊溪二峰圳,由日據時代鳥居信平設計,自構築完成至今已有90餘年,仍然持續供應當地農業灌溉用水及以導水渠道沿線村落供民生用水。二峰圳位於瓦魯斯溪和林邊溪匯流處附近,其取水工程包含梯形體、拱形隧道、進水塔、半圓形集水暗渠等四部分,枯水期取水量約6.8萬CMD豐水期則為25.2萬CMD

  二峰圳各取水工程採明挖覆蓋方式施工,梯形體部分,進水面以混凝土斜柱排列成開縫之滲水面,堤內呈中空直角三角形渠道,滲水面外鋪設由籐條編成之掃工,堤頂開設多處進水孔,總長328公尺,由左岸至右岸以1/100坡度配置,底部埋設於河床下2.7~9.1公尺(詳圖2);拱形隧道為梯形堤相接,主要用來接通堤將伏流水導入進水塔為堤終點,伏流水由此進入導水系統;半圓形集水暗渠為長455公尺,縱坡1/100。
 

未來伏流水工程

鑒於伏流水工程所具有之諸多優點,目前水利署已將伏流水開發工程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全國水環境計畫」中,俟計畫核定後將據以推動,以利水資源充分利用,並穩定未來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