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驚濤駭浪下的近海水文觀測—向從事近海水文觀測與維護的人員致敬水利故事集

  發刊期數:第0307期/ 發布日期:107/11/30

經濟部水利署近海水文觀測網的建置自民國87年(1998),到105年底為止,已建置了7站資料浮標、12站潮位站、2站展示站及1站雷達站等相關海象觀測設備。有賴於這些設施的設置,近年來近海水文資料產出頗豐,廣泛地被應用,截至105年12月底止,已有超過1.5億筆資料被產官學所申請使用。此外,在近海水文觀測網的建置過程中,漁民的立場也逐漸轉變。他們從原先的懷疑、猜忌,轉變為信任;作業進行時,也從依賴經驗轉變為依賴科學數據。耕耘近海水文觀測的甜美果實,是未參與者無法體會的。因此,當你行經海邊,看到在離海岸不遠處或海邊某處,佇立著水利署海象觀測設備時,是否駐足片刻,聽聽海濤聲,也感念這群觀測與維護從業人員默默地為「近海水文觀測」付出!

 

  • 資料浮標(左)與潮位站(右)設置情景

    資料浮標(左)與潮位站(右)設置情景

  •   當你漫步在夕陽下的海灘,看著潮來潮往,或在颱風時的海邊看著驚滔駭浪,是否曾注意到離海岸不遠處有些奇特的觀測設施?那些設施,其實就是觀測波 浪與海流的「資料浮標」與觀測潮汐水位變化的「潮位站」。這些海象觀測原是中央氣象局的職掌業務,而水利署設置這些「近海水文觀測」(近岸約6公里內相關海象觀測)設施,就是為了海岸防護與海岸防救災業務。然而,由於河川局從事水文觀測的人力短缺,自民國87年(1998)起,便委託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代為觀測,並協助分析環島的近海水文情勢

近海水文觀測技術設置初始,水利署就設定本土化發展的目標,避免被國外廠商牽制,必須長期等待國外技術人員的維護。為此,水利署組織了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努力催生觀測技術並精進之。過去五年,觀測的成功率達9成以上,顯示技術確實持續改善。一位目前仍從事近海水文觀測的人員回憶,一開始接觸近海水文觀測這個工作時,發現參與這項工作的人員來自不同的領域,除了會計及出納等一般行政外,還包含海洋、水利、電子、機械與電機不同專業的背景,當時還在想:『有沒有這麼誇張啊!』。深入參與後才發現,這一點都不誇張,其實不只是近海水文觀測,任何一項作業化水文觀測作業,所需要的專長就是這麼全面,缺一不可。

然而,除了這些專業技術外,從事近海水文觀測與維護的人員在海上的資料浮標布放與觀測作業都必須面對當地漁會,而且必須是「溝通,溝通,再溝通」。因為從事海上捕撈作業的漁民,在海上擁有相當強烈的地域性,漁民對於其固定的捕撈地點及路線的保護性要求很高,往往不允許受到外來物的影響。這樣的漁民特性讓從事近海水文觀測與維護的人員吃足了苦頭,水文觀測過程中遭到漁民的介入,設備甚至遭到破壞。觀測人員遂展開多次協調,為此花費不少心思。辛苦總是有代價的,現在當資料浮標發生狀況時,漁民會自動撥電話回報近海水文中心的監控中心,這表示漁民們已認同此觀測作業,觀測設備也得到漁民的日常監看保護與協助拍攝現況,雙方已建立友好的關係。

  • 恆春即時海氣象資訊展示系統(左)及水文觀測點(右)

    恆春即時海氣象資訊展示系統(左)及水文觀測點(右)

根據另一位目前仍從事近海水文觀測與維護人員的經驗,雖然「近海水文觀測」現今已是自動化觀測與資料校核,但是海上的「資料浮標」還是要人去維護啊!所以在「海上維護方面」,由於海況的不確定性極高,即使有中央氣象局的海象預測,在作業時海況不見得會與預測的相符。常常在搭漁船出海作業時,看似晴空萬里,工作進行到一半卻下起大雨來,這時就要儘速將「資料浮標」的艙蓋蓋好,避免進水。

即便下雨,維護工作仍必須在這趟出海中完成。除了天候限制,人員的身體狀況也是問題。有時海況不如預期,維護人員暈船,一面「吐食餵魚」,一面還得繼續工作,為的就是完成該次出海使命。而在「極端氣候方面」,由於近年來颱風侵襲的破壞力愈來愈強烈,以民國105年(2016)的強烈颱風姬為例,在海上的資料浮標就測得近6層樓浪高(18.7米)及17級陣風(每秒57.7米),在這樣惡劣的海況下,多個資料浮標的風速計、太陽能板與支架等大量受損,颱風過後海況不佳無法出海維護。而颱風季節過後,緊接著東北季風南下,更難有好的海況可以出海去維修,只能在海況稍微許可下勉強出海。加派人員在這種惡劣的氣候忍受暈船之苦,輪流登上資料浮標,維修或更換損壞的儀器。近海水文觀測自是盡量避免觀測資料的缺漏,但是維護人員的安全亦須顧及,常常面臨兩難的處境。

資料來源:

1.本文引自『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水利故事集』一書

2.整理自經濟水利署水文技術組提供素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