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隧道創新挑戰 見證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工程南區水資源局

  發刊期數:第0204期/ 發布日期:105/12/09

  •  
  •   近年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降雨集中,使水庫淤積加劇。98年莫拉克風災造成曾文水庫增加9,108萬立方公尺的淤積,佔設計總容量的12%,等同於水庫瞬間老了20多歲。究竟該如何使曾文水庫「回春」?105年11月8日經濟部水利署及所屬南區水資源局,特別帶領媒體記者參訪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工程,由經濟部次長楊偉甫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陪同進行交流,南區水資源局由黃世偉局長率領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工程團隊分享該工程經驗及創新工法

      經濟部楊次長指出,在目前臺灣難以興建新水庫的狀況下,如何延長水庫壽命,使水庫「回春」是最重要的課題,解決水庫淤積問題刻不容緩,但單靠抽泥船和陸運過於費時,趕不上水庫「變老」的速度。曾文水庫防淤隧道為目前全臺最大防淤隧道,完工後預計一年可排出104萬立方公尺淤泥,清淤速度及效率遠超出單靠抽泥船的作為,如以每立方公尺500元的清淤行情計算,每年可為水庫維護省下近5.2億元成本。

      曾文防淤工程隧道段的特色,為大跨度地下坑室開挖的消能池,最大開挖深度約47公尺、最大開挖寬度約29公尺,斷面積1,061平方公尺,是目前全臺最大水利地下工程,工程團隊運用各種創新工法,以提高施工安全性及增加隧道穩定性。此外,防淤隧道進水口處為全球首創的象鼻引水鋼管工法,必須水下施工並派遣潛水人員確認鋼管安裝位置,及螺栓緊度與扭力等,其精確度及施工困難度皆相當高,而隧道內消能池大洞室開挖亦增添工程難度及危險性;該工程施工迄今,在施工、監造團隊努力之下,榮獲104年度公共工程金安獎的肯定。

      颱洪時期水力排砂為現階段水庫清淤最經濟的方式,同時對環境亦最為友善。此次參訪也邀請了來臺參加國立成功大學所舉辦「第12屆水利科學及工程國際研討會(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science & Engineering, ICHE)」的國際專家學者,共同見證此一水利工程的創舉,希望透過產官學媒各界跨領域知識及經驗之交流,提昇水利工程界創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