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口述歷史-林俊惠前局長談「石門水庫」專案報告

  發刊期數:第0204期/ 發布日期:105/12/09


主題:石門水庫
受訪者:林俊惠前局長
時間:2009年2月18日下午14時~16時
地點:林宅訪談人:李宗信
逐字稿整理:林亨芬
我與石門水庫的淵源
  石門水庫建設的時候,我還是學生,並沒有參加。民國44、45年間,台灣北部曾經遭遇很大旱害,我在唸書時,政府已經提議要在石門建立大水庫。當時雖沒有親身參與建設,但是在學生時已聽說,石門水庫可以算是第一個多目標的水庫計畫。原來台灣做水庫都是單一目標,灌溉灌溉,發電是發電,石門水庫則學習美國做多目標的水庫
  當時是中央政府做的,不是省政府,陳誠副總統兼任主任委員。完工以後,雖然移交給省政府管理,但是一直是派軍方將領擔任局長,大多為中將。剛好老總統的行館在大溪(按:慈湖),老總統對這個工程也是很關心,那時大概是為了聯繫上的方便,都是派軍方去,也比較安全。最後一位局長是王局長(按:王承東),他是工程方面的人,原來好像是聯勤總部兵工署的署長,可以說是位專家。那時他為了觀光,想在石門水庫增建展望台,但有人認為這個工程在地質上有問題。原來石門水庫要做混凝土的重力壩,因為很貴,後來改成混凝土的拱壩,結果要做混凝土拱壩時,發現山很薄、裂痕很多,尤其是右岸,做拱壩恐怕有問題,就又改成土石壩。有些人怕做展望台對水庫有影響,俞國華院長就說,乾脆由水利專家當局長,不要軍方的人擔任,因此我就被派去當局長。石門水庫是多目標水庫,主要目的是為了需要增產糧食,將原本的茶園改成水田,但是還有火力發電、觀光等功能。
石門水庫的營運與管理

  我接任後並沒有遭遇太大困境,已經做的工程,俞院長命令不能動、不能再做,而且還要撤掉。我去看了以後跟俞院長報告說:「已經做的部分是可以拆,但拆的時候要很小心,不要再震動,也是可以想其他辦法,不拆也可以,想辦法讓它不要動,然後在上面做停車場,洩洪可以讓人參觀」。俞院長要我們再去研究看看,假如可以的話,他也不主張一定要拆。所以我那時去接,主要的任務是處理停車場問題,還有管理問題。
  講起來有時候我們漢民族做起事來都是過份了,為了觀光什麼都做得很過份。那時台灣觀光景點很少,所以去的人很多。我去接任的時候,也怕人太多難管理,而且當時船的管理很亂,民間違法的很多,我的工作就是要求秩序,有很多船為了搶遊客,違反安全守則,我希望他們可以合作,最好是聯營。他們要求管理局派人去賣票,他們聯營,這樣比較有把握,我也讓他們這麼做。這些船業者都是當地人,比現在聽話多了,也組織公會,跟我關係很好。就這樣把船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來,我要離開時,公會總幹事還依依不捨。
  管理上灌溉最為重要,水庫最重要的就是要灌溉。剛好我之前在水利局辦輪流灌溉工程,目標是桃園地區的灌溉石門水庫完工後,只給它一半水,另一半水利會自己利用。原有的灌溉水源(埤塘水及河水)配水部分是水利會自己做,我們是按照石門水利會和桃園水利會灌溉面積配水,做配水幹線後,支分線則由水利會自己管理。當時桃園水利會是徐會長(按:徐振通),以前我在水利局時他是管理組長,大家都配合的很好,沒什麼問題。徐會長常說我運氣好,都沒碰上什麼旱災石門水庫也是一樣,雖然石門水利會比較亂一點,但是大家都配合的很好。
  發電方面委託台電,台電也是管理得很好。我們跟台電的爭執主要在價錢,台電為了利益一定要壓低我們的價格。我離開後,在曾文水庫遇到台電的副總經理,我們都是嘉義中學畢業,他算是學弟。我跟他開玩笑說,你們台電也是奇怪,你們跟民間公司買汽電共生的電,比跟我們買還貴(笑)。說實在的,台電在管理上還是管得很好,也很配合,只是在價錢上我們有爭執而已,沒有很大的糾紛。
  公共給水就有比較大的問題。有石門水庫以後,台灣省才有台灣省自來水公司,以前是地方上自己的,有石門水庫後就有自來水公司來供水,自來水公司的總經理是我太太的二姊夫,很好講話。以前石門水庫在建設時,要自來水公司參加出資,自來水公司因為窮而不願意出資,也認為需要的水不多,但是後來人口一直在增加,他們就希望我們可以增加供水。我們是盡量增加了,但是那時發生水的濁度越來越高的問題,原來從河川取水中沒有這問題,但水庫完工後,洪水來時從水庫的取水就濁度較高。我在的時候還好,現在想起來認為,隨著社會環境變遷,政府應該考慮重新考慮水的分配,不能再拖。現在可以節省灌溉用水,因為現在灌溉面積愈來愈少,原來計劃時就只給一半的水,不過桃園地區的灌溉多用埤塘蓄水的方式,用埤塘蓄水,可以很容易調節水量,我覺得這方面是將來可以考慮的地方。自來水的部分當時比例很少,出資多少就得多少水,現在是增加很多了。現在自來水很重要,需求很多,但是他們都忘記當初不肯出錢的事情。自來水公司當初因為很窮不肯出錢,完工後才要求增加水源,理由都是公共給水最重要。當時還沒有工業用水這方面,其實現在工業用水也不多,倒是沒有什麼問題。
石門水庫防洪
  防洪的部分我們管不了。常常有人在罵:為什麼颱風石門水庫都發生災害?為什麼在颱風來前不先放水,等颱風來了水庫就可以蓄水呢?有一次我在曾文水庫,李總統的夫人來,我藉機解說道,這種水庫要在颱風來以前放水,根本是不可能。水庫的水如果低於洩洪道的水位是不能放水的,要超過才能放;也不是超過就馬上放,要超過一定程度才能洩洪,而且有一相當水量,才會跳水進靜水池,才不會把弄壞。李總統的夫人也覺得很有道理。要放水只有兩個方法:溢洪道放水、盡量發電,但發電放的出來水有限,因為水庫的構造就是這樣。跟大家說明後,講這種話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水土保持與泥問題
  水土保持的問題,我在曾文、石門時對水土保持都很有意見。他們當時做產業道路,把挖出的土全部丟入溪裡,造成水庫淤積越來越嚴重。水土保持局以前是省政府的單位,我們也是省政府的單位,他們做產業道路時,大多補助縣政府三年的保養費用,但難道三年以後就不用保養了嗎?這是很大的問題。現在產業道路的問題比較少了,大概也都做完了,比較沒什麼問題。當時北橫公路也是一樣有亂倒石問題。
  我覺得以前我在那石門水庫時,同事大家對水土保持都很認真。因為那地方是台灣的產茶地區,為了水土保持,我們水庫買茶苗送給農家,讓他們補種茶樹,且種植技術方面都給予指導,我自己也常常去農家看。另外像流木的問題,石門水庫上面森林歸林務局管,我們也曉得林務局有它的困難,但是大家互相踢皮球總是不好。颱風來時,盜採的人把木頭放在河邊,總是會流到水庫,我們當然把它撈起來,我還沒去時,管理處就把流木賣掉了。結果林務局不大諒解,說我們水庫管理局跟那些盜採的人合作。我們這邊也講說,這是你們的東西沒錯,但是流到我們的水庫來,弄壞了大,我們還沒叫你賠償呢。最後我說,大家不要爭了,林務局主張流木是他們的,我們也認為是林務局的,所以要他們自己處理,後來還是我們幫忙撈起,讓他們載去賣。當時還有一件事,讓我很尊敬一位水土保持課的唐課長,那時石門水庫上游的木材是輔導會的一個組織在開採,以前開採的技術是用人工鋸的,到根部還有一段距離。但有一陣子樹根很值錢,輔導會就要我們同意讓他們挖樹根。唐課長就來告訴我說:「輔導會來的時候不要跟他們客氣,不要同意,這樣做的話水土保持會很糟糕,絕對不能同意。」我對唐課長說:「我絕對支持你,你說不開挖很對。」後來輔導會來徵求我們同意的時候,我們就反對。我個人倒不覺得有壓力,但唐課長大概是有壓力的。輔導會後來沒開挖,樹根就留下來了。類似這方面的事不少,我覺得我們以前水土保持方面做的非常好、都很注意。會崩山的時候,都靠很多人想盡辦法來解決、來修理。現在如何我不知道,不過我覺得以前的老前輩,都是非常認真,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就全力來配合。樹根的問題,後來輔導會也是依照我們意見,沒有去挖,所以當時我覺得水土保持方面還是做的很好。
  而水庫的泥淤積,我主張要讓人來挖,很多人不敢做,但我認為能挖的話不是很好嗎?又能減少淤積又能利用,可以增加水庫容量、當作施工材料。後來,壞是壞在做生意的商人不配合,們為了方便,路也亂作,越來越亂,變成好像是管理局和他們共同做壞事,所以我一直在挨罵,我離開後,後來就禁止商人來挖了。所以本來很好的想法,後來也都不行了。講起來,管理上的困難也是很多。
石管局的其他貢獻
  我在管理局的時候,覺得大家都相當努力。當時很多是阿兵哥、退役下來的人很多,年紀也大了,很多人沒有去處都留下來,雖然他們不大懂水利專業,但是很聽話、服從性高。所以我覺得我在那邊的時候很好管理。現在的人做事情難做,因為民意高漲、民意代表干涉很多。我在的時候比較少,現在好像是意見很多。
另外,當初計劃者也有遠見。石門水庫旁大概有11公頃以上的土地種樹苗,這是很難得。曾文水庫做得很匆忙,我去的時候苗圃很小;但石門水庫很有規劃,以前的主任委員陳誠等人都很注意苗木方面的事情。我去的時候,跟附近的機關,如公路局、學校、中科院等都聯繫了,問他們要不要我們多的樹苗,若他們有不要的樹苗也給我們。樹總是越多越好,不會嫌多。
  我去的時候運氣很好。像石門與曾文水庫,都是向農民徵收建設費用,有些困難,而我都沒遇到困難,因為前面的人都解決這個問題了,由政府補助農民還。所以我在的時候都是留錢,離開石門的時候,留了十幾億的資金、離開曾文的時候也大概留了十億左右。不過有一點很可惜。更早水利局負債時,省政府都幫都有補助我們,等到我們賺錢後,也要我們留著錢當基金,基金放在管理局,假如發生災害時,馬上有基金可以用,不用等政府的撥款,像我剛當局長時就發生發電廠送水塔滑動,需要二億經費修復,多虧有基金,不用再申請預算、審查拖很久才能修復,可以機動運用,明年補回來就好了。現在這些基金都廢掉了。當時省政府一直問我,我說,大家都是政府機關,這個基金也是政府的錢,你要拿回去就拿回去。但是你要答應我,萬一我們發生災害時要馬上給我們預算,不能拖。我離開後,現在聽說基金已經沒有了,省政府拿去了,這是很可惜的。
  還有一點也是管理上要做的。石門水庫當初建設時,因為都模倣美國,把宿舍區都蓋好了。不過,有人住進去後就不走了,我就讓秘書室的人寫信給他們,謝謝他們以前的貢獻,但現在他們也不住在這裡,是不是可以讓給後輩的人來用。但信一寫就被罵了,沒辦法,大家都討厭辦事的人,說是多此一舉。另外,以前建設時原來要做拱壩,當時馬上就向法國還是義大利訂了放模板的鐵架。後來不做了,到我當局長時,才解決那些拱形鐵架。還有很多已經不用的土地、倉庫等,我們也管不了,我認為水利會也是公家,土地所有權乾脆交給水利會,但管理局的人認為政府的土地不能給水利會。後來建設廳長去了解後認為,那麼多的土地都要管理局來管理的話是不可能的,後來就給水利會,有的倉庫賣給別的機關,以免掉管理的問題,我們也不是為了賺錢,只是想物盡其用,不要放著又不能管理。
  我在石管局時開始賺錢,主要靠賣電來賺錢。當時省政府沒有撥給我們薪水,我們是從賺的錢支付薪水,剩下的放在基金裏。現在有很多機關都有獎金,機構賠錢還可以拿獎金。我們那時,職位是政府公務員,由省政府評考績,拿到甲等可以發獎金,每一個單位都是一樣兩個月。但是還有但書,假如這個機構沒有賺錢,就不能發獎金;假如賺得不夠,夠的部分可以發,不夠的部分就不能發。像自來水公司的考績拿到甲,但是因為有負債,就沒辦法發獎金。不過,當時有人說,我們水庫為了要拿到獎金而拼命賺錢,就盡量發電把水用掉,造成旱災。其實這是誤解,因為石門水庫發電的水是放到水利會的池塘裡儲蓄,曾文水庫發電的水則是放到烏山頭水庫,並不是直接流到海裏浪費掉的。
未來的挑戰
  對於石門水庫的未來,首先應該重新考慮水資源的分配,第二點,是希望政府機關大家合作,不要自顧自的,或推缷責任。不久前我到石門水庫,我就跟局長說,附近的機關大家要合作一點。我在的時候,早泳會說他們想要在石門水庫游泳。我拒絕了,因為他們的安全我要負責,即使他們說要自己負責,最後還是我必須負責;第二,水庫是公共給水要用的,不能開放游泳。他們說日月潭每年都在辦比賽,但我說,這裡是公共給水的水源,所以不行。上次我去,也跟現在的局長說,一定要拒絕。另外,我在的時候,管理局附近有一條路,不是水庫在用,而是公共用路,這應該要納入縣府的公路單位,但到現在為止還是水庫管理局在保養,這也是各機關應該要合作協調的。
  關於水資源重新分配問題,水利會應該會有很多意見。我倒覺得政府應該稍微補助水利會整理池塘,池塘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假如池塘能夠好好利用的話,石門水庫的水要調用到其他地方、其他目標也會比較容易。應該讓水利會修理池塘蓄水,再將水轉送給需要的地方。另外,要用水的、得到利益的也應該要出錢出力才對。
水庫的永續經營
  要延長水庫壽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就技術上來講是很困難的事。假如能把水庫的泥挖出來、有計劃的挖,是可以延長它的壽命。我一直是這麼想的,國家的資源為什麼不用呢?另外,水土保持當然要繼續做,此外沒有其他辦法。
  以前當學生的時候,都說水庫一淤積就沒辦法,像阿公店水庫空庫排沙的效果也不高,要讓泥自然流出是很困難的。石門水庫在我還沒去之前就在抽泥下游有好幾個池、將大抽的泥放到裡面。其實當時有些民意代表說,泥很好,可以做瓷器,大家爭著要,後來我們試驗的結果,這些泥高溫到七、八百度就裂了,不能做瓷器,大家就不要了。不過抽了泥還是有效果,至少抽了一部分泥,讓水可流。有些人想讓池子裏的水流至下游,留下泥土使其自然風乾,就可以重複利用,但是要那些泥土自然乾非常困難,幾年都不乾。我在曾文水庫時,有位教授想研究利用水庫的泥,他想到一個用壓的方法。但我跟他說,那麼多泥,用壓的根本來不及,後來他就放棄了。不過,至少在出水口附近,如果抽泥還有一點空間能夠流水、蓄水,這也算是一個辦法。我一直在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但還沒有想出好辦法來。

1.本文引用自「97年度經濟部水利署文化性資產口述歷史委託服務計畫」
2.口述歷史係當事人對歷史之陳述,不代表水利署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