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導入景觀生態學之河川環境規劃水利規劃試驗所

  發刊期數:第0288期/ 發布日期:107/07/20

過去進行之河川環境規劃,大多為局部規劃之河川環境營造工程,因為對於河川景觀生態的不了解,而造成河川環境及生物棲地的影響。水利規劃試驗所於103年起,導入景觀生態學概念,嘗試由河川景觀單元(如水域、裸灘、植被及人工鋪面等)之組成分布,探討河川環境生態功能的變化。

  • 圖1 河川景觀生態之評估流程

河川景觀生態之評估流程,分為大、中及小3種尺度。大尺度的評估方法為河相分析及景觀類型分析,透過歷年河系景觀比較以及歷年河川穩定分析,以了解河相變遷,作為不同河川環境規劃比較之基準;中尺度主要為河段景觀分析,根據影像判釋以及現地調查結果,探討河川環境空間之利用情形;小尺度為河川棲地分析,探討指標物種河川棲地分布及生態廊道

  • 圖2 河川景觀生態之評估尺度

以中部烏溪(含支流南港溪;非感潮段)及北部淡水河(感潮段)作為案例河段,進行不同空間尺度的探討。烏溪主流之主要景觀型態已由「植被」轉變為「裸灘」,其景觀結構已有改變;淡水河主要景觀型態為「水域」,近10年則有回淤趨勢。另亦參考河川局規劃設計南港溪牛相堤防環境改善的構想,與當地民眾意見進行交流,並藉由3D動畫來呈現河川環境空間規劃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