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如何與民眾做充分溝通技巧第八河川局 黎忠道

  發刊期數:第0297期/ 發布日期:107/09/21

今天想跟大家研討如何在工程用地取得過程中與民眾溝通上的技巧,一般來說工程用地取得可以分為協議價購及徵收手段取得土地,首先一定要先跟民眾協議及溝通之方式來解決,因此在土地承辦者應該學習如何與民眾做好溝通的工作,因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提出適當的問題及聆聽最能讓對方感受到地尊重,進而達成彼此合作的意願。如何解決困境,就一定要懂得多問問題,要問對問題,其實溝通就是一種想法上的交換,特別是如果以探究的方法,去透過提問能找到更新及更多可能的結論。

在溝通上一般有4個因素:

(1)對象、
(2)方式、
(3)結果、
(4)內容;

而這些要素需同時存在才算是在溝通,如果沒有同時完成表示溝通沒有完成。如何把表達意見換成溝通,溝通是雙方都願意的事情。

一般來說我們將失誤的溝通模式分有以下幾種:

(1)直指某人的不是。

(2)好為人師。

(3)輕易地對人(事)做評價。

(4)有話直說是美德嗎?

(5)喜歡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6)長篇大論並滔滔不絕。

(7)在不明狀況時便隨意說話。

(8)任意打岔別人談話或轉移話題。

因為人際互動關係中直接展現的就是語言表達力,也是在溝通方式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在表達過程中,不僅在語言本身,更關鍵的是抱持著什麼「態度」進行溝通?態度對了,事情就會很順利;如果態度不對,就很難達成目標,往往溝通都是白費了!

一般在溝通的案例舉例如下,民眾通常都會詢問公家機關一個常見的問題:「請問你們單位是如何取得協議價購的金額?」站在公家機關立場我們應該如何回答呢?我回應對方:「首先感謝您的來電,有關我們協議價購金額取得之步驟為參考市價(有徵收補償市價、一般正常交易價格(公告現值占一般正常交易價格百分比換算價格)縣市政府地價單位提供之市價資訊擇一),參考市價在一全國都是地價總指數之變動幅度予以調整計算後才得到最後的「初擬協議價購金額」,一般我們還會去內政部不動產交易時價查詢服務網參考一般市價。」以上是回答民眾問題較正確的回答。建議在過程中最好不要有太多專業名詞,導致於讓民眾興趣缺缺,使得無法溝通並取得共識。另外以下是錯誤的回答方式,就直接回答:「協議價購金額就是多少?要不要隨便你,如果協議價購不成我們將直接採用土地徵收方式辦理!」。以上案例謹供大家參考之。

另外溝通技巧上還有2點作法想與各位分享之:

1、說話的口氣與態度:

當提出問題時,自己的語氣應該是懷著請教或帶有一點好奇心,還是責難或質問呢?我相信同樣一句的問話,通常聽者都會以語氣或態度判斷提問者所秉持的態度來做區別與判斷,如果您的口氣帶有質問的語氣與態度,對方會感受到是在被要求或是被責難,而不是被詢問,如此在回答時不免將會帶有一些情緒或會有所保留了。

2、對問題了解的程度:

當你提出問題時,如果自己對於問題了解不夠深入及透徹時,相對地循續漸進有步驟的提問會較有困難。過多表面或沒有連結關聯性的問題,對回答者而言,他回答範圍會變得非常廣泛及空洞,有時候不是在對問題本身深入討論,可能是在解釋或說明完整個狀況,因此對期待的結果而言,有時會有所失準之問題發生。

  • 公聽會議
  • 協議價購會議與民眾溝通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