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41年2月-桂山壩、桂山電廠(機組)竣工(本專欄作者為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070期/ 發布日期:103/05/16

  桂山壩位於新北市烏來區,座落於新店溪支流南勢溪、桶後溪合流點下游約1公里處,原於1941年由日本人興建完成,是混凝土自由溢流,但桂山壩完成後,抬高南勢溪水位10多公尺,在上游面形成池塘,水流速因此降低,洪水時挾帶大量泥沙淤積於此池塘內,此種淤逐漸往上游延伸,竟堵塞上游烏來電廠(由阿玉、羅好壩引水發電)發電後尾水道,不但電廠無法排水,甚至於1948年9月洪水時,水流浸淹烏來電廠發電機室。因此台電在1949年將頂鑿低並加裝閘門,1951年5月完成,高20公尺、長124.9公尺,溢洪道弧型閘門10座(還有排道、魚道、取水口等),這可說是全國改良水的最特殊例子。如此一來水力坡降就會加大,洪水來時將閘門打開,可藉較高速水流將泥沙排出。

  但桂山壩排水時,在2004年8月19日發生一次悲劇。一對老夫婦在上龜山橋下方溪邊釣魚時,可能因桂山壩放水,導致溪水暴漲,老翁雖及時逃生,但老婦逃避不及被洪水沖走。

  現在台電所稱的桂山電廠,包括翡翠分廠及烏來、桂山、粗坑、軟橋等「機組」,是因為精簡人力後的分法,桂山機組又稱新龜山發電廠,係於1939年興建,1941年2月完成併聯,有2部6.5MW的水輪發電機,而更早期的龜山電廠是全台第一座水力電廠,於1903年興建,1905年8月併聯運轉,裝置容量500KW,1906年裝置容量增至750KW,使用20多年後,於1930年廢棄,成為古蹟,但2012年3月14日,由於該廠房太過老舊,屋頂鐵架鏽蝕嚴重,承受不住重量而突然倒塌,古蹟也成為廢墟。

  古蹟需要持續的維護,放任古蹟自生自滅,將來一定會變成廢墟,只是,人們願意並且有能力持續投注資源於古蹟的維護嗎?

 


【補充說明】水力發電是利用進水口與尾水出水口之間的水位差,將水的位能推動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而產生電力。這種水位差稱為水頭落差,愈大則理論上發電愈多,頂鑿低會降低水頭落差,是台電避免水患的不得已作法。
 


【相關名詞】 #水力發電
  若有相關照片或典故要提供,請寄水利署資訊室黃富馴(E-mail:a210060@ms1.wra.gov.tw),並請留下聯絡資料,以利作者採用參考時可以聯絡。 


【相關文章】 我的心路歷程與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