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開發與利用舊技術生態永續新思維之工程─二峰圳
文/丁澈士 荷蘭阿斯姆特丹自由大學水文地質 博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 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水資源教育及研究中心 主任 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理事長
台灣是一多山、地勢陡峻、地質脆弱、河川短促、颱風豪雨與地震頻繁的島嶼。
德國萊茵河復育計畫
萊茵河流域面積20,000平方公里,長度1,300公里,流域內人口約5,000萬。萊茵河流經荷蘭、德國、比利時及盧森堡,主要城市及工業區均沿萊茵河兩岸發展,成為歐洲最繁榮區域之一。但自1860年代開始,為防洪與內陸航運之需而開發萊茵河的上游段(Basel-Bingen),1930年代為水力發電與內陸航運亦進行河道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協定將萊茵河的權利授予法國,法國則平行萊茵河的上游段(Basel-Bingen),1930年代為水力發電與內陸 ...
公私協力 再造水返腳河岸風光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為提升禮門抽水站周遭景觀及休憩品質,特別辦理「汐止區禮門里水防道路環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