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1年3月25日-2011年乾旱事件本專欄作者為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081期/ 發布日期:103/08/01

2010年10月23日颱風過後,全台進入枯水期,降雨開始減少,2011年1~2月降雨偏少情形更為明顯,最先反映降雨嚴重偏少的地區是:明德水庫鯉魚潭水庫集水區,降雨僅歷年平均值的19%~39%,中區水資源局因此率先於2月21日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因應;接著,少雨亦導致寶二水庫石門水庫蓄水率快速下降,2月23日北區水資源局亦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抗旱

3月後,各地水情更為吃緊,中央氣象局預報未來臺灣地區將處於降雨偏少的環境,因此在3月 24日,水利署及各水資源局研商供水情勢後決議,因應北部與中部地區水情不佳,4月1日起板新、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及彰化等地區,實施第一階段限水,即離峰時段降低管壓供水措施,以節約用水、延長供水時程;水利署同時於3月24日成立「旱災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25日經濟部也成立「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

因應旱象,首要是節約用水。除了上述第一階段限水措施外,石門水庫民生用水持續採每旬1,200萬立方公尺打9折總量管制,農業用水3月下旬起以計畫量75折為供應上限、4月上旬起以7折為供水上限,並視天候狀況機動減量供水。寶二水庫供水總量管制每日15萬立方公尺、鯉魚潭水庫每日50萬立方公尺、南化水庫每日45萬立方公尺,並請新竹與苗栗水利會加強灌溉管理,也請台水公司儘速完成頭前溪抗旱整備工作、研擬台中地區備用水源計畫、提升高雄地區自有備用地下水源每日20萬立方公尺至40萬立方公尺,以確保6月底前民生及工業用水無虞。

但該年4月,旱象仍向南延伸至高雄,直到5月12日~26日梅雨滯留鋒面帶來較多降雨,全台水庫至5月底進水量達3億9,600萬立方公尺,各地水情紓緩,5月26日第5次災害緊急應變會議決定暫停為期兩個月之緊急應變小組運作。

此次乾旱,共召開5次「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工作會議、實施13次人工增雨作業。北區水資源局共召開11次水源調度協調會議、中區水資源局共召開3次苗栗地區、4次台中地區及4次彰雲投地區水源調配會議與3次「旱災緊急應變會議」、南區水資源局共召開13次「旱災緊急應變會議」。

其實自從921地震後,臺灣地層結構鬆動,接著颱風豪雨不斷,莫拉克更造成南部地區水資源設施重創,若不能再開發大型水資源設施,則現有水庫浚渫作業將難以全面開展,而更難以恢復水庫蓄水功能。換句話說,未來乾旱將更為頻仍。

大家都知道水資源要多元化開發,如推動海水淡化、廢汙水回收利用等,但卻都有其經濟面、社會面的難度,因此目前只能配合民間聲音,而從管理面先著手,如推動雨水貯留系統、加強自來水管線檢修及汰舊換新,甚至將農田水利會所屬之大型埤塘納入整體水源之調配運用等。

但若只能依賴管理,不能開發新水源,將也會影響原有水資源設施的營運與管理,這大概是很多人始料未及吧?


【補充說明】加強灌溉管理:本來,依據「農田水利會灌溉水管理要點」第17條,水利會就應加強灌溉餘水或排水再利用,但農業用水量居高不下,占了全部用水量超過7成也是事實。目前水利法內有關水權的規定,其精神是以「事業所必需者」為限,但若水利會節約用水,把水權讓予公共給水工業用水並沒有獎勵措施,因此水利會違法「賣水」給其他需水者已是公開的秘密。

乾旱發生時,水利署各區水資源局抗旱的作法是提前將水庫的農業用水打折供給水利會,各相關水利會必須「加強灌溉管理」,因此衍生出來的行政作業費、人事作業費就由水利署水資源作業基金負擔。根據個人經驗,加強灌溉管理有時並不會造成農產減產,可見農業用水有進一步檢討、更精緻化利用的空間,但未來相關法令配套應進一步研議。

至於所謂提前打折供水,是指水資源局因應旱象,所供應水量低於水庫應用要點規定者。由於常有此種變通措施,經濟部還於2013年6月13日函頒「石門及曾文水庫農業用水加強灌溉管理經費支出執行注意事項」。


若有相關照片或典故要提供,請寄水利署資訊室黃富馴(E-mail:a210060@ms1.wra.gov.tw),並請留下聯絡資料,以利作者採用參考時可以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