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3年3月22日-2013年乾旱事件本專欄作者為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082期/ 發布日期:103/08/08

  2012年年底,除了台南及高雄地區維持水情稍緊的綠燈外,全台供水區都還在藍燈狀態,尤其日月潭、德基及北部各水庫蓄水量均超過90%,原以為接下來是風調雨順的一年,但一月中旬起,除東部外,各地降雨不如預期,氣象局又預報二月、三月及臺灣地區第二季降雨偏少,而新北市板新、桃園林口地區水情於2月18日轉為水情稍緊的綠燈,逐漸拉開2013年水利機關抗旱的序幕。

北水局因石門水庫水位持續下降,先於2月18日成立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南水局及水利署亦於2月25日分別成立緊急應變小組,3月5日水利署召開第一次供水檢討會議時,中部地區雖然水情尚可,但為配合提早因應乾旱,中水局亦於該日成立應變小組。

3月15日,石門水庫水位下降低於232公尺,板新、林口地區水情燈號轉為令人不安的黃燈,要實施第一階段限水;3月19日,苗栗至嘉義地區也由藍燈轉綠燈,水利署召開第二次供水會議,研擬抗旱對策,但3月22日,高雄市也進入黃燈狀態,要實施第一階段限水,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於焉成立。

此後,經濟部應變小組於3月27日、4月10日召開二次工作會議,而自4月中旬起,全台連續降雨,水情逐漸轉為正常,4月25日經濟部應變小組召開第三次會議後,4月26日該小組就撤除,有旱無災,虛驚一場。
  此次乾旱,經濟部緊急應變小組3月22日成立,4月26日就撤除,是史上最短的一次。

3月22日也是世界水資源日,在這一天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實在也有點反諷,我在聯合報發表「水資源日嘆台灣水資源開發」(報社登出改名為水資源日你開源節流嗎),如附錄。 


【補充說明】各級應變組織成立時機:旱災等級及應變小組成立時機,原先如2006年2月16日一文所述,但自2014年5月21日中央災害防救會報通過水利署提報修正各級旱災應變組織開設機制,將應變組織成立時機改以各供水區水情燈號、並判斷水情是否持續惡化為準,只要一個供水區黃燈或一供水區綠燈但涉及水源調度,就是三級狀況,水利署所屬水資源局應變小組就會成立;而只要一個供水區黃燈且涉及水源調度,就是二級狀況,水利署應變小組就會成立;只要一個供水區橙燈、或二個供水區黃燈且涉及水源調度,就是一級狀況,經濟部應變小組就會成立,因此可預期,未來應變小組成立將更為頻繁,是「料敵從寬」、預為綢繆的作為,但也會因此增加相關工作負荷,且若加上預報保守,很多時候會只是虛驚一場,久而久之,是否民眾會產生「狼又來了」的不信任感?


附錄:水資源日嘆台灣水資源開發 

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對比目前臺灣西半部大部分地區水情吃緊,石門水庫供水區已是第一階段限水,大高雄也將跟進,格外令人感嘆!

每年若是春雨不足、或是梅雨量銳減,甚至造成破壞的颱風若是過門不入,臺灣都可能缺水,大家也習慣缺水時就罵罵政府,但捫心自問:大家在水資源的開源節流上又做了多少努力呢?

臺灣由於水文豐枯不均,必須要有蓄水空間來蓄豐濟枯,但地形陡峻,水庫容量都太小,加以地質脆弱,颱風豪雨侵襲,水庫淤積嚴重又難以清除,這是臺灣天然條件的宿命。但要節流,水價太便宜,節水效果有限;要開源,卻又受重重阻礙,因乾旱嚴重時,最後的法寶是停灌休耕,如此年復一年,等待下一場及時雨。

水利機關很努力但宣傳不足。石門水庫有效容量僅約2億立方公尺,每年卻要供應超過8億立方公尺水量(民國100年8.28億),水庫年運轉超過4次,這在全世界大水(指高)都是難得的紀錄;高屏溪攔河堰每天引水超過一百萬立方公尺,水文條件不佳時,就要到處調水(主要從南化水庫),大家只知道要有穩定又便宜用水,但一說到建造水庫,馬上被認為是環保的敵人,不要說建新水庫,甚至有拆壩、廢的呼聲。

水庫對環境的壞處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不要水庫就要接受其他方法的缺點。例如海水淡化或廢污水再利用,但把鹽份、雜質排除一定要消耗能量,這在能源進口的臺灣又值氣候暖化威脅的當頭是不是合宜?廢核現在聲勢浩大,若要用能源換取水資源,我們有足夠條件?

最令我扼腕的是高屏大湖環差被駁回。用人工湖代替水庫、用濕地將水質改善再利用,都是以土地資源換取水資源的作法,算是對環境較友善的方法,但顯然大家並未感受到缺水的急迫性。

要獲得水資源總要付出一點代價,也許是環境,也許是能源或土地,即使停灌休耕,也會影響環境與糧食生產,在水資源日,當我們扭開水龍頭,恣意享受低廉的自來水時,可有一絲的感恩或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