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54年6月-烏來電廠(機組)完工及阿玉壩、羅好壩本專欄作者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095期/ 發布日期:103/11/07

烏來電廠位於南勢溪新店溪支流)及桶後溪(南勢溪支流)合流點上游右岸,是引取這二條溪水發電的水力發電廠;南勢溪上有羅好壩(Rahau,是本地泰雅族的社名,也有稱為「拉號」,在泰雅族語的意思是「濃密的森林」之意)、桶後溪上有阿玉壩,都透過引水隧道供水給烏來電廠(現在改為機組),三者連成一氣,而二座水也似孿生兄弟。

烏來電廠、阿玉壩羅好壩早於1942年動工興建,但直到1945年8月,日本因戰事激烈、戰爭失敗而停工,當時所有土木工程已完成95%。光復後,台電接收繼續施工,1947年7月土木工程完成,正裝設水輪發電機時,1948年9月發生大洪水,除了毀損發電機室,也因尾水附近河床淤高無法出水,台電除了鑿低桂山壩(參閱1941年2月桂山壩、桂山電廠竣工),並且加強烏來電廠的防洪設施,1950年12月完成土木工程及第一部機組裝機、開始發電,第二部機組則於1953年9月動工,1954年6月,11.25MW的水輪發電機組全部完成,總裝置容量22.5MW。

為增加本廠及下游桂山、粗坑等二電廠尖峰發電,1963年10月開始,台電除將阿玉、羅好兩座進水口改建,並在二頂上加裝閘門,並分別於1965年、1966年完成,惟因庫容淤積,1974年4月後還是恢復為川流式運轉頂加閘門已無大用。

阿玉壩位於新北市烏來區,高17.5公尺、長73公尺,設計總容量10.5萬立方公尺(2009年1月實測剩8.7萬立方公尺);羅好壩也是位於新北市烏來區,高28公尺、長72公尺,設計總容量30.8萬立方公尺(2008年12月實測剩28.3萬立方公尺),二者雖是兄弟,但羅好壩容量約是阿玉壩容量的3倍,但單就肉眼判斷,阿玉壩的水質(桶後溪)比羅好壩南勢溪)好很多。

相關圖片

【補充說明】川流式運轉(發電):水力發電的一種方式,又稱為水路式運轉(發電)。是建造攔水構造物,利用河流坡度直接發電;或用截彎取直、設置大落差的人工水路發電;或用越域引水方法得到較大落差發電。

川流式比較水庫蓄水發電,其缺點是流量、水頭較不穩定,但優點是簡單、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