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60年6月-大埔水庫竣工本專欄作者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096期/ 發布日期:103/11/14

大埔水庫位於新竹縣峨眉鄉中港溪支流峨眉溪下游,因此又稱「峨眉湖」。日治時代日本政府曾派員勘測、調查、規劃,擬在峨眉溪上游新竹縣北浦地區及苗栗珊珠湖水流東附近各興建水庫,因世界大戰而擱置。光復後,地方人士組成「促進大埔水庫建設委員會」,積極向農復會及省水利局陳情爭取。水利局從1953年開始調查、勘測,1956年10月動工興建,至1960年6月完成,總工程費6,300萬元,由政府負擔一半、受益農民負擔一半。

大埔水庫集水面積達100平方公里,水量豐沛,但水庫高僅約20.9公尺、長98.8公尺,有效容量僅778萬立方公尺,又因本水庫完工時,集水區水土保持工程未及配合完成,致水庫淤沙嚴重,到1987年時有效容量僅剩451.2萬立方公尺,故自1992年起採「空庫排砂」策略,即每年4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豐水期蓄水豪雨時將逕流由之右岸排道排出,也將水庫內淤帶出。以此方式,配合機械浚渫,1994年時,水庫蓄水容量已回復為545萬立方公尺。2004年6月公告的本水庫運用要點,則是依照水庫規線操作,最近一次(2010年7月)施測,水庫有效容量還有529.9萬立方公尺。

這幾年來,大埔水庫布袋蓮、水芙蓉霸占的情況非常嚴重。每年從2月開始,這些植物以驚人速度擴散,到春雨來臨的5月期間,將近一半水域被這些綠色惡魔佔據,必須等到6月大雨時,水庫管理單位一次放光庫水,順便把整個水域的布袋蓮跟其他水生植物全沖到下游後,災難才算結束。

水庫附近有一座高大、笑咪咪的彌勒佛,環湖道路完整、停車方便、景觀優美,也算是區域性觀光景點,值得一遊。

相關圖片

【補充說明】規線水庫運用,依照豐枯水期不同,有其上、下限的操作限制。若蓄水充足,水庫水位在上限以上,則按照計畫供水量供應,水量不足時則打折供應,是否該打折,則依照日期(通常以旬為單位)有其參考水位,這些水位的上、下限稱為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