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64年6月14日-石門水庫竣工典禮本專欄作者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097期/ 發布日期:103/11/21

1964年6月14日,工程成本約32億元,座落於桃園縣龍潭、大溪、復興三鄉鎮之間,攔蓄大漢溪水的石門水庫舉行竣工典禮,同年6月30日本水庫移交由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局接管,從此它成為桃園地區最重要的水源。

石門水庫集水面積763.4平方公里、滿水面積約8平方公里、原總庫容3億912萬立方公尺。360公尺長的土石壩橫跨在大漢溪上、最大高達133.1公尺,論高,它僅次於德基水庫,但德基水庫是混凝土拱壩,因此它是高第一的土石壩;論庫容,它也僅次於曾文、翡翠水庫,生活在臺灣的人民絕對要重視它的情況。

一開始它就獲得極大的關注,1954年5月成立石門水庫設計委員會,展開本水庫規劃工作;1955年7月成立石門水庫建設籌備委員會;1956年7月成立建設委員會,籌備委員會及建設委員會都由當時的陳誠副總統兼任主任委員,層級相當高,但本水庫卻較其他水庫有更曲折、坎坷的特殊經歷。

水庫最初規劃時,雖然洪峰以「可能最大流量」設計,但因水文資料年限不足,1963年5月15日封閉導水隧道開始蓄水後不久,就碰到葛樂禮颱風來襲(參閱1963年9月11日葛樂禮颱風),才驚覺排洪設施可能不足,因此在右岸再增建排洪能力各每秒1,200立方公尺隧道2條,將水庫的最大排洪能力由每秒11,400立方公尺增至每秒13,800立方公尺,才緩解排洪能力不足的問題。

相關圖片

 

水庫雖是一座兼具灌溉給水、發電、防洪、觀光的多目標水庫,但早期是以灌溉為主要標的,取水口設置較低,公共給水量每日僅約8萬6千立方公尺,而隨著社會情勢變遷,公共給水逐漸增加,2004年8月25日艾利颱風來襲(參閱2004年8月25日艾利颱風),本水庫集水區土石崩塌,大量漂流木、土石不但淤塞取水口等水利設施,而且原水濁度升高,超出淨水場處理能力,竟造成桃園地區連續18天缺水。

水庫原取水口太低、水中泥沙含量太高的問題亟待解決,乃於2006年1月13日催生出「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以特別預算新台幣250億元為上限,開始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工作。該計畫分為3項子計畫,包括水庫庫區的緊急供水工程暨水庫更新改善下游供水區的穩定供水設施與幹管改善上游集水區的保育治理等,以徹底解決石門水庫問題(詳情可參閱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專屬網站);其中重要工程有2009年12月23日完成增設一座3層的緊急取水設施(取水口高程分別為220公尺、228公尺及236公尺),此設施可視原水濁度變化分層取水;2013年3月3日又舉行「電廠防淤第一期工程」竣工典禮,該工程將石門發電廠2號機組壓力鋼管改為排專管增加排;另外還有在水庫上游右岸有防淤防洪隧道的規劃,希望就由繞庫排的方式,來減輕水庫淤積、原水濁度太高的問題。

相關圖片

 

若以水庫比擬為衣服,本水庫可說是修改最多次的西裝,主要是沒有新西裝可以取代。水庫目前由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營運管理中,每年運轉都超過4次,也就是說,它供給水量是水庫庫容4倍以上,若水文條件不佳,很容易受乾旱之苦,尤其是最近幾年氣候變異,極端水情很可能發生,若桃園地區不能增加蓄水空間,缺水風險可說很高。


【補充說明】繞庫排:泥水庫最可怕的殺手,而水庫自完工後,就開始泥淤積而不可避免地會逐步邁向死亡。水庫的防淤、清淤、排淤一直是水庫營運管理最重要的事項。水庫的防淤除了加強上游集水區水土保持工作、建攔砂壩、以減少泥產生外,也可在大上游適當地點興建排隧道,洪水來臨、水質不佳時可經由此隧道將洪水繞經水庫而排放於下游,讓高含砂水流不會蓄積在水庫內。此種防淤的隧道還可增加排洪,適用於像石門水庫這種在槽水庫,而石門水庫也朝此規劃、建設繞庫排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