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科技運用-潛堤現形

  發刊期數:第0099期/ 發布日期:103/12/05

第九河川局運用科技持續精進河海治理的相關作為,如以水下高程掃描技術,即令海面下的潛堤無所遁形。

花蓮海岸自美崙溪口至花蓮溪口段(長約4公里)因出現侵蝕現象,爰自85年起陸續於南濱及化仁海堤前興建離岸潛堤群,以減緩灘線侵蝕及確保沿岸住民安全。惟潛堤興建距今已將近20年,在歷經數十場颱風巨大波浪作用下,潛堤堤型已隨波浪作用而逐漸變化,平時於陸上僅能以目視海面上潛堤高度之變化,海面下則不得而知。95年於龍王颱風後辦理之潛堤復建工程,亦僅能請水下人員以箱尺協助丈量潛堤下陷高度,水下攝影則因整座潛堤長達70公尺寬約30公尺,而無法探知其整體堤型變化情形。

因此,本(103)年度相關潛堤調查計畫,於測量前先蒐集測區之潮測汐狀況,在退潮時利用地面光達於陸上進行掃描,以測得水面上之潛堤堤型,於漲潮時以多音束測深系統(Multi-Beam)為主,單音束測深系統(Single-Beam)為輔,進行水下高程掃描,以測得水面下之潛堤堤型,如此無縫接軌方式,可完整獲得水下堤型現況(如圖)。

相關圖片

該測量方式所呈現之結果,除能作為平時構造物維護或颱風過後復建之依據,更可回饋設計藉由觀察其長期波作用下之堤型變化或個體滾落程度,做為堤型穩定或消波塊重量分析之參據。此一水下高程掃描之作業方式,或可提供相關單位辦理海岸構造物,如港灣工程之防波堤、導流堤及離岸堤等之水下現況調查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