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釋迦佛教導娑婆生活淺說(上)初修 謝瑞麟

  發刊期數:第0101期/ 發布日期:103/12/19

宗教是對神、佛或超人神聖之人、物的一種信仰,依教義教化人去信仰同時勸善懲惡及依其儀式祈求眾生安祥幸福。宗教重視信仰外,有教導眾生從善社會和諧之功用,由於教導方式隨從在信仰的儀式行為及其內容在其宗教經典內,你沒有信仰去參加宗教儀式、禮拜或修道等,你就很難有機會了解或修得其教義與培養高尚人格。

佛教是約二千五百年前由釋迦牟尼佛(簡稱釋迦佛)創始,釋迦佛於北印度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傳授的教義經由弟子組織「經典集結菩薩團」編輯成佛教經典,著名的有「大無量壽經」、「法華經」、「法嚴經」、「維摩經」、「大般若經」等等。其中大般若經有千四百卷經三藏法師玄奘整理成六百卷並由梵文譯成漢文。「般若心經」是將「大般若經」的精髓濃縮成二六二字的經,如同人體最重要的心臟部分稱為「般若心經」或簡稱「心經」。

宗教申論眾生怎麼來到現世界、在美麗的現世界如何生活、壽終以後要去何方?此關係一個人對過去世、現在世以及未來世三世的信仰,過去及未來的論述各宗教有個別不同信仰,惟現在世的部分教導眾生從善社會群體和諧的目的大同小異,茲就現在世部分介紹釋迦佛的世界觀及引導生活的教義提供善男善女正解與修養。


一、釋迦佛的世界觀    輪迴轉生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大部分都關心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美麗的地球,老了入滅蟻后往生何處?更關心一生怎麼能夠快樂幸福的人生、這些問題只有宗教給有信仰的人圓滿答案並解救他的一切困難教導他快樂過一生。

依據聯合國文教機構的調查,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口超過二十億人,佔世界總人口約百分之三十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口約佔百分之十九、信仰印度教的人口約佔百分之十三,信仰佛教的人口約佔百分之六,其餘約百分之三十的人信仰其他宗教或沒有任何信仰。

世界上超過一半的人信仰宇宙唯一全知全能的神,這位神創造宇宙萬物包括人類在內,基督教稱呼這位神為「耶和華Jehovah」、伊斯蘭教稱呼為「阿拉Allah」。

人在現世界生活中需要祂倚靠祂親近祂,當你有困難時神會幫助你解救你安心過一生、死後會帶你去天國,一輩子不必憂愁。

信仰佛教的人老死後不會帶你去天國,釋迦佛認為人入滅以後會轉生但不保證再生時會重新作人,在台灣常聽說人在現世界的行為沒有功德作好事老死後會轉生到地獄去不會往西天。佛教認為人出生來到現世界是轉生來的,死後也會再轉生,也就是從過去到現在,生後過一生老死後再轉生如此輪迴就是「輪迴轉生」。

人一生過什麼樣的生活,作了什麼樣的業績,老死後會轉生會到什麼地方?很自然的每一個人都會有問號?佛教主張人老死後有六個門道轉生到六個不同的世界,這叫做「六道輪迴」,前往的世界由下層往上有(1)地獄(2)餓鬼(3)畜生(4)阿修羅(5)人間界(6)天上界等六個世界。

最下層「地獄」指地下黑暗恐怖的牢獄。

第二層「餓鬼」世界,在這個世界缺糧食、缺水要維持生活非常困苦,民不聊生的地方。

往上第三層「畜生」世界,畜生的生活模式是只有覓食維持生命及傳宗接代,二項使命以維持物種的永續,是較下層動物的生存情況。人在日常生活中對智能偏低行動笨手笨腳做錯事時,有人會罵「畜生」可見這一層比人間差一大截。我小時候聽大人說笑:「人活在現世界生活四苦八苦不好過日,將來老死轉生不要再做人,下一輩子要轉生做「豬哥」(種豬)有好東西吃不要做工,傳宗接代功德無量」,聽的朋友回應「你不用妄想,像你這種料子,不是優良品種你轉生作豬,只要養大後肉給人吃,沒有其他用處」。

第四層「阿修羅」簡稱「修羅」的世界,這一層是人在現世界生活期間好鬪專門使用暴力的人老死後往生的世界,轉生到這層世界仍繼續作好動的動物。

「阿修羅」曾有修正取消的傾向,修羅分為二部分,一部分好鬪組成幫派專門作壞事欺負善良百姓,轉生下地獄層。一部分雖然好鬪是打抱不平,可往上一層來到人間界,修正後為「五道輪迴」。

再上一層「人間界」老死轉生後再回到人間世界。

最上層是「天上界」就是天的世界,天上界不是宇宙唯一的神所創造的天國,請不要誤解,天國是唯一的神準備給信仰祂的人們老死往生時神帶他們前往的地方,天國與佛教的天上界是一邊一國,互不侵犯。

六道輪迴的世界都是迷漫的世界,四苦八苦的世界,在這種世界生與死輪迴,永遠無法脫離苦海,也無法離開這個世界到另一岸的真理世界,所以佛教的教義要求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求究竟圓滿覺悟到另一岸的真理世界,這個世界是佛教的極樂淨土的世界叫「菩薩世界」。


註:「般若波羅蜜多」是梵語音譯成漢文的句子,般若是佛的智慧,最高的洞察力,波羅蜜多是指彼岸的真理世界。

 


二、萬有因緣生起      緣起

世間的所有事物或現象在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三世都不會無緣無故存在或發生,必定有其存在或發生的原因或緣故。以男女的婚姻為例,男女成年後想結婚成家,要有結婚的原因,意願就是起因,但要尋覓男女雙方都互相喜歡願意作伴生活在一起滿足相親相愛的條件要靠緣分,有緣分才能滿足允份的條件,所以「原因」是必須的條件,「緣分」是滿足必需的充分條件就是要符合必需又充分的條件男女的婚姻才能成立,雙方才會手牽手走過紅毯結婚組成美滿家庭。

同一道理在現世界中父母生小孩,小孩有緣分與父母結緣成家,孩子長大後成大人也結婚生小孩,如此因緣一代傳一代繼續不斷傳下未來,期間曾祖父母會老死往生離別現世界。對過去世也是依樣如我們倒時追溯過去父母的父母,他們的關係也是有因緣,再往前世追溯過去父母的父母,他們的關係也是有因緣,再往前世追溯可以追溯到太古的n次方程式(Long Long ago)n就可追溯到人類的祖先起源。這種推理相當符合邏輯推論。以上由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宇宙萬有都是「因緣生起」簡稱「緣起」,這是佛教釋迦佛很獨特的思想(信不信由你),所以祂沒有主張「」創造宇宙萬物。

三、娑婆世界      四苦八苦

「娑婆」是梵語saha的漢文音譯,意指眾生會受苦的現實世界,佛教很關心在現世界生活的苦呃,因為佛教的教義宗旨就是教導眾生要如何修行去解脫苦厄,釋迦佛指出人間的四苦八苦,到底是什麼苦呢?首先向大家介紹一個傳說的「四門出遊」故事:

釋迦牟尼約二五○○年前出生於印度北方的小王國(現在是尼泊爾國)的國王之家,是為王子,當時小王國是城市小國,為防衛外國侵入四面構築城牆,通往城外東、西、南、北、開四個城門,如同台北市在清朝統治時城市以城牆包圍通往城外設有東門(現在的景福門)西門位於西門町已拆除,北方有北門,南方有南門,四個城門。王子成長到二十九歲出家之前都住在城內王宮,享受高人一等的生活。有一次王子到城外巡視臣民耕種情形,看見小鳥在田地間覓食蚯蚓,小鳥吃飽飛上天空時一隻老鷹伏衝捕食那隻小鳥。王子想蚯蚓是益蟲,也沒有得罪小鳥,為什麼會被吃?小鳥殺生不當,但老鷹有什麼權利吃小鳥?為什麼現世界會有大吃小,強欺弱的生存競爭?王子一直在腦海裡打轉不能理解。有一天帶一位隨侍夜間從城門出城途中看見一位駝背行動遲緩顏面皺紋很深的人,王子問隨侍「這個人怎麼這樣?」隨侍回答「他是老人」王子問「老人為什麼會變這樣?」隨侍答「人老了都會變這樣」王子再問「那我老了也會變這樣嗎?」隨侍不敢回答只有點頭,王子說「很無趣,回城吧」。隔天晚上王子再帶隨侍由另一城門再度出城見識,看到有人臥在城牆邊,王子問隨侍「他怎麼了?」答曰「他生病,是病人」王子問「什麼是病人?」隨侍回答「人受到感染、受傷或營養不良會生病,生病的人叫病人」又問「每一個人都會生病嗎?」答:「如果一個人不注意衛生或飲食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就會生病」,王子敗興而歸。王子感受人會變老,會生病,最後會死,眾生生活在現世界實在辛苦。

傳說中,王子從第四個城門出城時在途中遇見一位頭上戴斗笠體型瘦壽穿著儉樸的行人,王子問隨侍「前方面帶笑容有禮貌行李走過的人是何許人?」隨侍回答「是修行人」並陳述修行人的目的及修行內容。王子發覺能追究現世界及解救眾生的生活只有修行人。以上傳說的故事或許有編造或誇張之處,事實上王子於廿九才離開王室出家修行。於三十五才究竟圓滿「覺悟」成佛。佛教指出眾生生活在現世界會受苦,佛教的現實娑婆世界有「四苦八苦」。頭四個苦指的是「生、老、病、死」。「」的苦是生長過程的苦,如求學有苦,長大出社會工作會吃苦,但是唯一「生的苦」有代價有報酬。「」指年歲增加變老,體力衰退,食、住、行不便會苦,「」不用說大家都知道苦,最後「」更是終了的苦。四苦任何一個人都沒有例外,也沒有逃避,這是人人平等,沒有爭議。

四苦八苦還有四個苦,第五個苦是「愛別離苦」在人生過程中沒有比和自己所愛的人別離更痛苦的事,在家族內每一個人小時候受曾祖父母,祖父母及父母親的疼愛扶養長大,隨著歲月成長,長輩年老離開人間與子孫別離,這是很痛苦的感受,尤其更加痛苦的是逆緣的情況發生時,就是晚輩因故比長輩先離開人間,長輩真是痛苦萬分。所愛的人的死亡事件,使親情與愛情永遠破滅。

第六個苦是「怨憎會苦」,人類是群居分工合作的社會架構,從小經過求學期到長大踏入社會工作的生活期間,除非不願意與人交往或愚鈍的人外,有的人會遇到生活不易相處而討厭的人或生活面格格不入,工作面不能合作心中不滿而怨恨的人。

比較容易產生這種苦的情況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空間有限每天的生活瑣事容易發生不愉快的摩擦或意見不合,天天生活在一起常常發生摩擦以後會互相看不順眼,會怨憎並注意找對方的毛病,找機會給對方難堪。在社會上的工作場所亦是如此,這種情況就產生「怨憎會苦」。第七個苦是「求不得苦」,求不得就是想要的得不到,例如學生想要蘋果牌智慧手機,出社會找到工作想買轎車代步,結婚時想要有自己的房屋居住等等,但往往收入不能滿足無限的欲望需求,就會產生「求不得苦」。把以上的七個苦及沒有提到的苦全部歸納起來叫「五蘊盛苦」,算第八苦。

有緣出生來到娑婆現實世界為人難能可貴應該珍惜,生活在娑婆現實世界有苦有樂,釋迦佛特別提出四苦八苦用意在於教導眾生苦中脫困之道,值得學習修行。

四、有我是意識無我是真實     無分別

天地萬象是順其自然沒有分別的運行,是「無分別」世界,人為萬物之靈在地球上的現世界生活,經由人獨有的「色、受、想、行、識」五蘊意識作用變成以「」為中心的「有分別」(差別)世界。地球上人以外的生物都依順自然真理在「無分別」的情況生存活命,唯獨人事事都在「意」樣樣「有分別」的情況生活。人每一天生活都用「我」的意識分別日常生活,例如:要早一點起床或晚一點起床(早、晚)早餐吃多一點、少一點(多、少)今天要刮鬍子,不要刮鬍子,不要刮鬍子(要、不要)天氣變化要穿厚一點或薄一點(厚、薄)今天出太陽天氣好,下雨天氣壞要帶雨具(好、壞)到辦公廳這一件要先辦那一件可以後辦(先、後)……等等,日日在「分別」的意識生活。

在社交上由於自「我」的主張強烈,意見不合互不相讓引起爭論甚至產生怨憎。在工作單位每年辦理升遷訂定評分項目及評分標準,每人依規定標準分別計分排序,沒有機會錄取升遷(政務官除外)會很失望,產生求不得苦。

在國家重大政策上政黨或人民團體大部分站在黨或團體的利害得失作自「我」的強烈主張,只有自己的主張是對的別人的主張都是錯的,討論沒有交集無解要用民主議事規則處理,會演變成動武,沒有黨或團體願意誠心站在全民「無我」的立場上共同討論求全民最好的選項而爭論不休這就是有「分別」的代表模範,真不是全民之福。

東方的文化從十九世紀受西方先進科技的誘導及文化的誘惑,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引進歐美的制度,文化與生活受同化。歐美採法治理性的邏輯思維(LOGOS),對處理事務依規行事講道理分別解析謹嚴,養成分別心強加上民主制度尊重人權自由,個人自我的意識也強,東方的生活模式受西方的同化亦是如此,前段所描述的生活情況就是受西方的思想與東方古代遺傳的生活倫理(ETHOS)有名顯得差異。

中國古代傳下來的思想有孔、孟思想,老、莊思想及漢朝從印度傳來的佛教思想等,佛教屬於宗教在民間香火鼎盛信仰的人多,佛教對人的處事生活對人的心中「意識」運行有深入的探赜索隱,以下用圖作簡略介紹:

 相關圖片

 

人感應外界的器官有六種,即「眼、耳、鼻、舌、身及意」,佛教稱為六根,前五根屬於身體的感應器官,第六根屬於心靈。心靈的感應很複雜,前五根不能直接感應到的「意」可以應對去知道,例如學習歷史對過去的人物、事可以用「意」去知道,學地理可以用「意」去知道沒去過的地方,祖先的往事聽長輩講述可以知道等等。

人身體接觸外界佛教分為六境(對應六根)即「色、聲、香、味、觸及法」,前五境是由身體五官(眼、耳、鼻、舌、身)感應到的境界,第六境「」是為五根(五官)感應不到的「自然存在的一切」,用語文描述形式的表達就是「其他境界」。

人的心千差萬別,人由六根感到的世界(六境)在理性面情感面如何運行,佛教將心思分為五部分叫「五蘊」,五部分是「色、受、想、行、識」其含義是:

」是外界有形東西存在的事實,只感受有東西存在。

」是外界經過六根接受的感覺或感受。

」是六根感受到的了解它並把它想在心裡(記在腦裡)。

以上三部分心中的運行如照相機把景象照在底片一樣都是真實景象沒有加工也沒有修飾。

」是想在心裡的經過心思作一定行動方向的主意,就是意向的形成作下一行動的準備。

」是辨識事情的能力,所謂知識、認識、鑑識,等均是。「識」是心思最深層最後階段的運行,依據「行」所定的意向將想在心裡的事情應用右腦所記憶的資料與經驗法則及左腦的邏輯思維去分別、解析、判斷後作決定採取行動的部分。人的心思千差萬別最後的思維自我獨立運行,所以每一個人的「識」的主觀意識很強。

六根的(眼、耳、鼻、舌、身、意)每一個根感受六境分別經過五蘊心思運行最後到「識」作成自我決定採取行動,每一個根心思演繹各有一個「識」共有「六識」一般通種為「意識」(參閱圖一)。佛教將六境與六根及六識結合起來稱為十八界(六乘三)。

五蘊形成的「意識」從小孩時起認字所記的文字,所聽的語言,小學所背的九九乘法,及成長過程所經驗及所學習的一切,日後可用的記憶加上經驗法則全部記在右腦提供生活上不時之用,這些儲存在腦海的「知識」佛教命名為「阿賴耶識」(潛藏識),如同電腦硬碟資料庫(RAM)這些儲存的檔案隨著年齡成長累積「阿賴耶識」會養成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形成自有的性格,同時也會醞釀偏見。

五蘊心思運行過程有時產生妄分別、妄信、執著等自我意識偏差思維,舉例如下:

妄分別一:賞月亮從地平線上昇的月亮看起來比頂頭上看的月亮大(眼識錯覺)

妄分別二:到台東旅遊坐車在台11線公路成功路段的路旁有一條圳路水在倒流(眼識錯覺)

妄分別三:最簡單的代數1+1=2正確,1+1=10不對?你確定不對嗎?今天電腦處理數學計算1+1=10是正確的因為它採用的是二進位代數(Boolean Algebra)

妄意識:在一個小鎮的街道上有一位坐在門口的老媽,路過的鄰居看她有點憂愁的樣子,順便問她:「你今天有什麼不如意?」她回答「沒什麼大事情,是這幾天好天氣不下雨,好擔心我長子賣雨傘、雨衣沒有人買」老媽閒著無事,慈母之心關懷子孫生活理所當然。後來另外有一天下雨鄰居又遇見老媽打招呼「今天下雨不錯,兒子雨傘雨衣生意應該賣得不錯」,老媽回說「不是了!我的二兒子開洗衣店,怕衣服曬不乾,不能及時交衣服」那位鄰居回答「你怎麼煩惱那麼多,你要反過來想下雨的時候,你想長子賣雨傘生意會好,晴天時想開洗衣店的兒子,這樣就可以每天都很開心」。說得也是,這就需要頭腦急轉彎。

流行妄信:市面上的有機食品、健康食品、化妝品等商品廣告,只要是標示有機,沒有農藥,沒有防腐劑、塑化劑等有害健康物質,或有權威機構的檢驗、認證,在標示上有成分數據、成效說明都信以為真。只要名牌商品都是高級品。愛喝酒的人只看酒瓶包裝是名酒,就認定是好酒,不問內容是真是假,形成流行風潮,這種相信就是妄信。

科學妄信:研究報告、會議報告或演講內容,有統計或調查資料,有引用公式模式加分析內容及結論,會讓與會的人或閱覽的人覺得可靠性高,可信度高信以為真實,不會去檢查數據的真實性、正確性、及檢驗應用的公式或模式所模擬的能真實表現實體的物理現象。

執著:科學與技術從祖先歷經長年的觀測、實驗及研究並作客觀正確證明其真實真理,有理固然。古代聖賢教導的人生訓、養生訓及經營訓等做人處事的典範,同樣相信固守不移,這種固執的分別心會使心思的運行變遲鈍,有爭執時認為自己的見解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形成慢心(我慢),有如好藥的過度使用或長期使用變成有毒的藥物,危害身體。

地球上只有人類會使用語言及文字,透過語言、文字表達、溝通、理解、傳播、寫作、紀錄(錄音、錄影)等是生活上不能少且非常重要的工具,沒有語文,人類沒有今天的文明生活。人類消耗地球資源開始注重「生物多樣性」,其實現在強調人權、主張自我也要注意語文的「多用性」,例如買東西請求賣方「勉強」一點、便宜一些,但日本用法不是要求對方勉強而是對自己勉強,中文的念書用功日本叫「勉強」。「功夫」我們是指武功的功夫,韓國用於念書用功叫「功夫」,查辭典可以看到同樣一個字有多種解釋及用法,多用性的背後隱含危險性(誤解),所以使用的人要留意之外,接受的人更需要包容,用無分別的心去接納與理解(諒解),否則起爭執或爭論,甚至打架傷人,害人害己兩敗俱傷。

無分別:在中學教室內,老師在講台面對學生舉起右手說「請你們將與我同一邊的手舉起來」結果學生判斷老師舉右手,大多數同學舉起右手少數舉起左手,另外有幾位學生猶豫不知要舉哪一手,為什麼有不同的舉手答案呢?問題出在「同一邊」的語文上,如果學生的觀點是與老師站在同一方向就是舉右手,如果學生面對老師的同一邊就是左手,哪一手正確?癥結在於「同一邊」的語義不清,學生用所學的經驗與知識自行定位。同樣的問題在托兒所或剛進幼稚園小班的兒童提問,大部分都舉左手,因為他們未學文字語言,只聽,不太會說話、還不會定方位,分別前後左右及東西南北,只靠眼識的直覺,沒有經過「意識」處理,這是天生純真「無分別」的童心表現,不會爭執、沒有爭論。

阿賴耶識」中潛藏的有自然真理的「識」,有生長經歷所學習的習慣道德、法律的「識」,還有「我意」(我欲、我執、我慢)所依的「識」等。本來「阿賴耶識」天生是純潔清淨的心,佛教又叫「如來藏」,長大後蓄藏後天的私心、妄心、慢心等「我識」在內,這些潛藏資料(佛教專用語叫種子)如用分別的心拿來用就會有善惡、正邪、真偽、美醜等自我價值評量的情形發生,如產生妄分別、妄信或妄想將影響因緣關係,妨礙正當生活。為此釋迦佛教導人修行求「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就是修行「無我無分別之心」。佛教有六項必修的方法叫「六波羅蜜」。修練成功將「阿賴耶識」內自我、妄分別心的「種子」全部清除,變「無我」「無分別」的心,就是佛教要求的「無垢識」,可回歸「如來藏」的心純真無垢。

 

五、從根本消滅苦厄    苦集滅道

釋迦佛巡迴傳到覺察眾生在娑婆過四苦八苦的生活,為解救眾生的苦厄,提出「苦集滅道」四個真理稱為「四諦」,教導眾生要從根本找出原因消滅苦厄。其道理是:生活會「」必定有「」(原因),只要將其原因消「」苦就不存在,要如何將原因消「」,一定有「」(方法)可以解決。釋迦佛教導眾生八道正確的方法叫做「八正道」成為今日佛教教義的中心思想。

四諦的第一是「苦諦」,首先要尋覓四苦八苦的本質及理解其真諦。以「生」活上的苦為例,人生歷程有苦有樂,人想要的樂或所得的樂時間短暫,不能持續也不能保存,生活中受苦的比享樂的感受強,苦的質量重且時間長,在求學期間一年十二個月,上學唸書八個月,暑假寒假四個月,每一學期四個月期末考完快樂一下,下學期又開始,初中、高中、大學一階段三到四年,三年苦讀升學過關,更上一層樓快樂一下,又踏入新的階段,可見只有連續的苦求得短暫的快樂時光,學成長大踏入社會工作時的情況及感受亦是如此。其實在生活中受「苦」是一種「投資」,享受快樂是一種「消費」。在求學期間受「苦」得到的是「知識與人格培養」,運動受苦可鍛鍊身體保健康,踏入社會工作苦成為工作的「資本」,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比金錢重要。在年輕求學不甘受「苦」浪費時間將一無所獲,乘人在社會上無一技之長,青春時不甘吃苦,年長時吃苦一輩子。相反的求「快樂」是一種消費,消費需要花錢也要花時間,沒有錢沒有時間你就求不得快樂,在社會上工作受「苦」也是投資有報酬,你有高人一等的知識(頭腦),知識是本錢,用知識勞動比體力勞動可以用較少的「苦」得較優的報酬,報酬的一部分可以用於旅遊或休閒調養身心快樂一下。所以「苦」與「樂」是相輔相成,生活要能體會苦盡甘來。

第二是「集諦」,人生會受苦必定有原因,釋迦佛指出最明顯的原因是欲望與執著。人的欲望有食欲、懶(睡)欲、財欲、色欲、名欲、權欲等,這些欲望求不得會「苦」,人的欲望又貪得無厭,再加上自我意識與分別心作祟,人比人氣死人,欲求難予適可而止,所以求不得苦不能滅除。執著是另一個苦的原因之一,人執著於年輕漂亮,老了沒有年輕時的漂亮光彩會「苦」。人執著於活命長壽所以怕死,怕死會「苦」,在臨終住加護病房盡一切醫療手段維持生命到最後一口氣,捨不得是人情之常也是執著。火爐不使用要熄火時不能再加薪,這就是滅火的道理。

第三「滅諦」是消滅原因的道理,「苦」「集」「滅」三諦的道理與採用的步驟與現代醫學的診病醫療原理與步驟相當類似,醫病首先要檢查病情了解症狀,根據症狀找出發病的原因根源,找到正確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或治療消除病痛。由此可證明釋迦佛的四諦廿一世紀的今天可以通用。那麼釋迦佛要消滅四苦八苦有什麼療法呢?答案是:第四「道諦」。

    第四「道諦」是八正道,就是八道正確方法,接下來列舉說明如左─

(1)正見:正確觀察世間的真實,不要被主觀左右。

(2)正思:正確思考世間的事物,要用理性的頭腦、正當的論理及安定的情緒去思考。

(3)正語:正確的講真實的話。

(4)正業:做正當的行為,諸惡不作,眾善奉行。

(5)正命:做正當的日常生活,不吃喝玩樂傷害健康。

(6)正精進:正確繼續修行前述五項。

(7)正念:所學的正確的記憶或記錄下來,所要實踐的「業」正確的規劃好。

(8)正定:前七項「正道」全身投入定心去實踐。

簡單歸納就是:身體的行為、說話的行為、心想的行為三種行為都要正確行為,不能做壞事,不能惡言,看不見的心更不能有歪想,要做堂堂正正的人,如此可以修行朝「覺悟」之路前進,人生苦短的事就可以一件一件消滅,最後的「滅」就可以達成也。(待續......)


  

作者簡介

謝瑞麟先生於民國86年退休,其在台灣省水利局局長任內積極推動重大水利工程,如南化水庫工程、牡丹水庫工程、新山水庫加高工程、美崙溪攔河堰工程、基隆東勢坑攔河堰工程、貓羅溪舊軍功橋至坪林橋段治理工程、高屏溪攔河堰工程、急水溪治理工程實施計畫、嘉義網寮白水湖地區海堤排水工程計畫工程、新虎尾溪攔河堰工程、大理溪治理第一期實施計畫工程、新虎尾溪治理工程實施計畫工程、八掌溪治理工程實施計畫工程、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繼續區域排水計畫」及「西部地區治山防洪計畫」實施完成,功績卓越。

謝局長卸任後,擔任經濟部生態工法推動小組委員及生態工法顧問團顧問,積極推展永續河川生命力之生態工法,期能夠在完成傳統河流治理任務的基礎上,可以達到接近自然、廉價並保持景觀工程之美觀並協助政策之推動;此外,並擔任水資源審議委員會委員,積極協助各項水資源工程推動,及水的再循環再利用再生使用,並推動人工湖海水淡化及雨水貯蓄等替代水源措施,致力促進水資源永續利用,減少旱澇災害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謝瑞麟先生實務經驗豐富,且因個性嚴謹、說一不二,曾被部屬取了「Stone」的綽號,而且他最自豪是在任內沒有放行任何關說,可說是專業水利人之典範。而其畢生推動重大水資源、河川防洪排水等重大建設工程於水利界之貢獻,亦為水利事業立下可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