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 推動河川揚塵防制及改善計畫

  發刊期數:第0026期/ 發布日期:102/07/12


  河川揚塵問題之塵產生來源性除河川裸露地外,亦有可能來自出海口之海灘地及河川區域外之裸露地。而揚塵問題雖非近年才發生,但隨著民眾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漸為民眾所重視,風飛不但遭民眾抱怨連連,也常是報章媒體報導的環境課題之一,也是政府單位所面臨的新議題。
  花蓮縣境內中央管河川花蓮溪每年11月至隔年4月間當東北季風吹襲時,因正值旱季河床乾燥,花蓮溪出海口花蓮大橋附近,隨著東北季風長驅直入,常造成乾涸河床上的塵揚起,即所謂之「風飛」現象,另夏季期間伴隨著南風吹襲時,亦有類似揚塵產生。使得花蓮溪出海口至花蓮大橋、東華大橋、月眉大橋及米棧大橋一帶地區空氣中塵密佈,其影響範圍包括花蓮縣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等行政區域。另秀姑巒溪於玉里大橋至高寮大橋主流河段,亦有類似情事發生。並經玉里鎮公所多次陳報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在案,其影響行政區域主要為花蓮縣玉里鎮。
  政府為提高民眾生活品質,自民國99年起由行政院環保署偕同水利署及林務局積極辦理「河川揚塵防制及改善推動」計畫,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所轄花蓮溪秀姑巒溪2條中央管河川部分,亦商洽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後,已於99年間辦理「花蓮溪秀姑巒溪自動化水幕防改善工程」,分別於花蓮溪東華大橋下游志學堤防秀姑巒溪玉里大橋下游玉里堤防,各設置1組(3支)高壓噴槍設備,配合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花蓮縣河川揚塵、宣導及防制計畫」之自動監測設施,適時啟動水幕防系統,試辦期以水幕防方式改善揚塵現象;民國100及101年辦理「花蓮溪秀姑巒溪綠覆蓋揚塵改善工程」,100年於花蓮溪出海口至東華大橋一帶高灘地,插植牧(狼尾)草18公頃,玉里大橋至石公溪一帶高灘地,插植牧草3公頃,合計綠覆蓋面積21公頃;101年又於花蓮溪東華大橋至月眉大橋一帶高灘地,插植牧草15公頃,玉里大橋至高寮大橋一帶高灘地,插植牧草3公頃,合計綠覆蓋面積18公頃,期以最生態、環保及低成本的綠覆蓋方式改善揚塵現象。而依花蓮縣環保局之自動監測設施資料顯示,河川揚塵現況已大致趨緩。
  揚塵問題原屬自然現象,亦無法根絕,惟政府基於改善民眾生活品質之前提下,仍當持續、積極改善揚塵現象,目前政府相關單位也本於積極合作之精神,持續推動「河川揚塵防制及改善推動」計畫中,期能以漸進方式,逐步有效抑制及減緩揚塵現象,以達提高民眾生活品質及增進身體健康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