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9月11日-葛樂禮(GLORIA)颱風、莎拉(SARAH)颱風與911豪雨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144期/ 發布日期:104/10/16

  提到9月11日,多數人想到是2001年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攻擊事件。也許9月11日真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早在1963年的9月11日,在關島西北方海面生成的葛樂禮颱風就為臺灣中、北部地區造成非常嚴重的水災損失,人員死亡224人、失蹤88人、受傷450人,房屋全毀13,950間、半毀10,783間。
 

  葛樂禮颱風生成後,向西北西行進,中央氣象局是在1963年9月8日22時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颱風於11日下午通過臺灣北部近海,此日也帶來超大豪雨,當時淡水河主流大漢溪石門水庫上游的霞雲站測得每秒9,110立方公尺的流量,這個紀錄不但空前,而且絕後,到現在(2015年)還是紀錄保持者。


  霞雲站每秒9,110立方公尺的流量有多大?比較大漢溪上的流量站自設站以來,直到1962年時所測得的最大瞬時流量,可說是令人「震驚」,下表是過去的最大歷史紀錄:


流量站

集水區面積(平方公里)

最大瞬時流量(立方公尺/秒)

紀錄年份(到1962年,葛樂禮颱風來襲前)

烏塗堀

21.96

105

1958~

稜角

107.76

314

1937~1941,1957~

秀巒

115.93

1957~

玉峰

335.29

2,140

1936~1941,1957~

三光

391.8

3,030

1957~

高義

542.03

3,900

1957~

霞雲

622.80

 

還未設站

拉號

648.26

4,700

1937~1941,1957~

石門(1)

754.28

1941~1944,1946~

大坪

762.15

1941~1944,1946~1955,1957~

鳶山(1)

841

4,800

1959~


9月11日-葛樂禮(GLORIA)颱風、莎拉(SARAH)颱風與911豪雨 

  在石門水庫址附近最大瞬時流量資料缺乏,上游的拉號站、下游的鳶山站資料都很短,而且洪峰都只有每秒4700、4800立方公尺,採用歷史資料,經過頻率分析石門水庫溢洪道最大排洪量每秒11,400立方公尺應是合理而安全,想不到葛樂禮颱風造成石門水庫未完全竣工就首次排洪,也因此加鑿了2條排洪隧道(參閱1964年6月14日石門水庫)。

  葛樂禮颱風後的26年,1989年9月於磺島西南方海面生成的莎拉颱風,於11日再重擊台灣,全臺均有災情,尤其中南部、東部水災嚴重,人員死亡32人、失蹤20人、受傷47人,房屋全毀430間、半毀760間。更令人驚訝的是高設計標準的中山高速公路水上、新營路段間坍塌,造成高速公路自1978年全線通車以來最大災害。


  同樣在9月11日發生的還有2004年海馬颱風所致的911豪雨,造成北臺灣淹水,而員山子分洪隧道在襯砌未完工情況下被迫提早使用(參閱2005年5月),這在水利工程史上是極罕見的例子。



【補充說明】頻率分析Frequency Analysis):可運用在水文統計上的一種方法。即根據歷史資料,由其強度、延時、頻率的關係,來推求未來可能的迴歸週期(Return Period)或重現期距(Recurrence Interval)。例如雨量頻率分析,將過去每年發生的最大雨量加以統計,分析其發生的頻率,推算未來再發生的機率。而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即根據這種推算的結果為標準,例如淡水河防洪保護標準為200年重現期,也就是說依照過去流量資料的分析結果,未來每年發生超過保護標準的機率約只有二百分之一,是一種發生機率的表示方式,並不是每200年才真會發生一次。
9月11日-葛樂禮(GLORIA)颱風、莎拉(SARAH)颱風與911豪雨9月11日-葛樂禮(GLORIA)颱風、莎拉(SARAH)颱風與911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