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15日,施工3年、耗資4.8億元的石岡壩竣工了。這座橫跨在大甲溪上、坐落在台中市石岡區的混凝土壩,雖只有25公尺高,但卻長達357公尺,是同類型壩體中最長的,更了不起的是:這是國人一手包辦,從鑽探、調查、規劃、設計以迄施工建造完成的第一座水壩。
石岡壩集水面積有1,061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調節大甲溪中、上游一系列水庫發電後的尾水,以供應大台中地區,包括台中港及彰化縣部分地區公共給水及灌溉,每日總供水量約216萬立方公尺,其中包括台中地區約90萬立方公尺的公共給水;水壩建成後,還形成觀光景點,可說是台中地區最重要的水資源工程。
但1999年的921大地震造成壩體錯動,左壩座隆起約10公尺、右壩座提升約2.2公尺,形成難得一見的斷壩景觀,除了讓人震懾於地震的威力,也讓台中地區居民因此而飽受缺水之苦。
石岡壩受損後一星期,水利署就緊急完成從八寶圳引水的通水措施,恢復對大台中地區供水,到了該年12月已修復南幹線輸水隧道,恢復石岡壩引水功能,但直到2000年12月底才完成毀損壩體右岸的圍堤工程,讓石岡壩恢復局部蓄水功能,而全面提升本壩蓄水位則是2003年10月了,不但工期比新建時為長,經費也比新建時為高,共耗資5.325億元。
石岡壩復建後增加一條階梯式魚道,壩體縮短為275.5公尺,2012年本壩供應5億7,486萬立方公尺原水,平均每日約157.5萬立方公尺,較原計畫略少,為滿足大台中地區用水需求,因此有「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計畫」,將石岡壩與鯉魚潭水庫連結運用,總經費約74億元,構想是平時由少蓄水功能的石岡壩多取水,減少鯉魚潭水庫供水,並將后里圳水量經由士林堰續存於鯉魚潭水庫;枯水期或大甲溪原水濁度高時,再由鯉魚潭水庫供水,可確保台中地區供水穩定。但此計畫因環評而延宕,時間越久,則後續經費可能將越高。
卑南上圳是以卑南溪支流鹿野溪為水源的灌溉開發計畫。早期,臺灣東部被稱為「後山」,不但任由原住民自生自滅,甚至設界立碑,嚴禁漢人進入,直到同治13年(1874年)沈葆禎奏請開山撫番,光緒元年(1875年)廢止禁令,才鼓勵漢人入山開墾,才有八通關古道這第一條東西橫貫道路,東部也才開始有小型灌溉事業。日治時期,臺東地區最大的水利建設是卑南大圳(參閱1936年3月卑南大圳),光復後,自1948年起,政府再於卑南溪支流鹿野溪規劃卑南上圳工程計畫,因經濟及財務問題,直到民國1977年1月才開工,經歷種種困難,尤其是長4.08公里的導水隧道還犧牲4位工人性命,方於1986年10月15日舉行通水典禮,1987年4月全部完工,決算經費約8.85億元,灌溉面積2,476公頃,是臺灣最後一件開發大面積灌溉新建工程,帶動台東地區的發展。
【補充解釋】八通關古道:臺灣在清朝統治時期,因沈葆禎奏請開山撫番,清政府為鞏固臺灣東部地區的統治,由總兵吳光亮率二千餘人的「飛虎軍」,於1875年1月由竹山開山東進,經鹿谷、鳳凰、東埔、八通關,迄於花蓮玉里,闢路全長約152公里,該年12月完成,是臺灣第一條橫貫東西的道路。1987年,玉山國家公園委請專家勘查證實,此古道與日本人所開古道不同,因此正式被公告為國家古蹟。
八通關古道已經荒廢多年,為了安全,現在並不完整開放。但遊客除了從東埔溫泉的入口走一小段外,還可就近欣賞幾處石碣。首先是八通關古道竣工後,吳總兵特在起點,也就是鳳凰谷鳥園附近的巨石上題「萬年亨衢」四字,雖已經過一百多年,字跡稍嫌模糊,但仍可感受其磅礡氣勢。
因吳光亮為政以德,愛民如子,古道開通後,呈請清廷撤去禁止平地居民進入山區及禁運鐵等物品入山區的禁令,以鼓勵招徠墾民入山拓荒,大大促進地方繁榮,鹿谷鄉民感念吳光亮德澤,在該鄉共同豎立「德遍山陬」碑及「入山撤禁告示碑」紀念。
|
|
「德遍山陬」碑及「入山撤禁告示碑」 |
總兵吳光亮於鳳凰谷鳥園附近的巨石上題「萬年亨衢」四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