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04年12月4日-少有的冬颱南瑪都(NANMADOL)水利作家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174期/ 發布日期:105/05/13

相關圖片
  依據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統計,自1958年以來, 12月發布颱風警報的只有2次,一次是1964年12月14日的歐珀(OPAL)颱風,另一次是2004年12月4日的南瑪都颱風。但歐珀颱風只發布海上警報,並未實際侵台。

  再把時間往前拉,從1897年以來,12月發布颱風警報的還有一個1949年12月12~13日的凱密拉(CAMILLA)颱風,但凱密拉的走向是通過東部海域,因離臺灣陸地還有一段距離,雨量集中在台東、成功、大武、恆春等地,最多只是成功的87.4毫米,這種雨量實在愧稱颱風雨,因此也沒有任何災損資料。但2004年12月4日的冬颱南瑪都,讓人除了見識到冬颱的威力,也把颱風侵台的最後月份,由11月(參閱1967年11月18日吉達颱風)延至12月。

  南瑪都颱風是2004年11月29日於關島南南東方海面生成,氣象局於12月3日陸續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颱風於12月4日7時40分左右於屏東枋寮登陸,穿越臺灣南端,再由台東太麻里入海,受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影響,北部及東半部有豪雨發生,花蓮布洛灣累積雨量達1,090毫米,部分地區道路坍方,造成2人死亡、2人失蹤,農林漁牧損失約6.7億元。


  但淹水面積最大的卻是在嘉義縣及雲林縣,嘉義縣淹水面積27,587 公頃、雲林縣淹水面積22,757 公頃;屏東、高雄、台南地區也有淹水災情。

  由南瑪都颱風肆虐的例子,讓大家見識到:即使不是防汛期的12月,水利人員仍不能掉以輕心! 


【補充解釋】防汛期:臺灣地區雨量豐枯懸殊,在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間常有颱風豪雨侵襲,河川管理辦法第18條特別訂定此期間為「防汛期」,應更注意加強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