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由石門水庫兩極化的水位變化 看到水源運用的智慧北區水資源局經管課

  發刊期數:第0181期/ 發布日期:105/07/01

  石門水庫極大的供水壓力,是眾所皆知的一個事實,但是大家可能還不知道,石門水庫一年需要運轉四次以上,才能滿足供水區域的整體需求,意即在一年裡,我們要把水庫水裝滿、用完整整四次還不夠用。所以,從每年1、2月的春雨,乃至5、6月梅雨以及8~10月颱風雨都是缺一不可,若是其中有缺席或是遲到的情形發生,水庫管理機關就要上緊發條準備因應後續可能發生的旱象了。

  經彙整石門水庫103年11月至104年5月以及104年11月至105年5月兩次枯旱期之降雨量及水位變化的關係圖(如下圖一),且將歷年平均(53~104年)降雨量納入比較,藉由圖表的呈現,更能清楚地了解到水庫水位與降雨量之間的密切關係。

  從103年11月開始持續下探的水位線,應該很容易讓人回想起去年初長期抗旱的記憶,比對104年1月到104年4月的降雨量,連續4個月,水庫集水區降雨量都低於同月歷年年平均值,使水位持續下降。直至5月梅雨如期報到,水庫水位始緩步回升。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當降雨不如預期時,水庫即便已減供水量,仍難免面臨入不敷出之窘境。同樣的情況在去年汛期結束後很快地就再次發生了,顯示石門水庫水位需仰賴持續不斷的降雨補充,始可能維持供水無虞之目標。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降雨太多時,過多的水量流入水庫,致無法有效蓄存時,我們仍須將過多的水量以洩(排)洪的方式宣洩至下游河川。以今(105)年1月及3月為例,雖然降雨量高出歷年平均甚多(1月降雨達299.2mm居同月歷史排名第一高,3月325mm亦為歷年排名第四),但當水庫水位提升到接近滿庫後,仍須將珍貴的水源洩放,以維安全。

  所以說水源運用實在是大不易,水庫一方面要提高水位增加蓄水量,以免後續水源短缺;但另一方面又須顧及大安全,水位不能太接近滿水位,以免大雨豪雨來臨時宣洩不及,危及大安全。此種矛盾的情況,實屬兩難。

  「風調雨順」是大家共同的期盼,但對於水庫管理機關來說,這更是達成年度穩定供水的最大關鍵。「唯有人自助,才能得天助」,為了達到穩定供水的長遠目標,現積極推動之「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二期工程」及「大漢溪水源南調桃園計畫」等工程將陸續完工,待區域性供水調度系統完備後,將可提升桃園及板新地區供水穩定度。當再次面對抗旱問題時,真正的”風調雨順”也將與我們更加貼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