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口述歷史-陳文祥前局長談「石門水庫」專案報告

  發刊期數:第0201期/ 發布日期:105/11/18

相關圖片
主題:石門水庫
受訪者:陳文祥前局長
時間:2009年4月3日下午15時~16時
地點:和新工程顧問公司
訪談人:顧雅文、李宗信
逐字稿整理:陳姿君

我與石門水庫的淵源
  我本來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念建築,回台灣的時候是剛光復的時候,我當時認為台灣的水利比建築還重要,因此民國34年又進台大念土木工程系,37年畢業。
  畢業以後我還沒有進入水利局,當時有所謂「資源委員會」,來台大找畢業生,召集了一些新人。我畢業後就被分配到屏東的台糖第二分公司,做鐵路的養護工作,可是這個工作我實在沒有興趣,所以就回台大做助教,一方面做助教,一方面在參加高考,我37年畢業,民國38年考上高考經建類。
  我真正分發到台灣省水利局的時間是民國40年,分發後第二年我考上一項到美國受訓的考試。當時美國在台灣設有安全分署,其中有一個經濟協助的委員會,要協助甄選國內建設事業需要的人才,這一組織舉辦了一項考試,我考上以後,於民國41、42年到美國去接受為期一年的在職訓練,受訓目標是做水庫防洪工程等這一類的工程實務訓練。回台之後,我回到台灣省水利局服務,主要的工作就是以做水庫工程為主。
  當時,政府正在籌備石門水庫,有行政院的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成立(按:民國43年成立「石門水庫設計委員會」,翌年提出工程定案計畫報告,再成立「石門水庫建設籌備委員會」,民國45年「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底下有一個石門水庫工程設計的工務處,而我就在此服務。剛開始的時候我是副工程師,是由水利局調過去兼任的,沒有在那邊占缺額,後來我就沒有全時間兼任,而回去水利局,但仍兼任工務處長特別助理。
石門水庫的規劃
  當時,在剛剛說的組織之下,出了「石門水庫可行性報告書」,然後再出「石門水庫定案報告書」。一般計畫的成立都要經過這些階段,即確實的資料收集、分析與各可能方案比較,才可以擇出最優化者做為最後定案計畫。
  石門水庫工程計畫曾有很多國外機構的援助,當時候還有美援。水庫工程進行的當時,我們國內的人對於水庫工程還不太有經驗,所以請有若干國外工程顧問公司協助:TAMS公司(按:美國紐約提愛姆斯工程公司)來協助規劃設計的工作;另外建造是請美國舊金山MK(按:美國莫克國際營建公司)來指導主要工程之施工。
拱壩土石壩
  拱壩是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構想的。當時我到美國去受訓時,對於拱壩也有相當的研究,我們派人到美國去的時候,也特別把這一個作拱壩的初步案送到美國去進行研究。可是後來在選擇型的時候,怎麼算都覺得墩的基礎不夠厚也不夠堅固,因為當地的地形薄弱,右岸是一個山頭,地形很尖,岩石比左岸好一點,可是仍不適合,而左岸是軟弱的岩層。當時由TAMS來當設計顧問。不巧,剛碰上法國Malpasset拱壩潰壩事件發生,及型上與土在成本上經TAMS詳細估算比較,亦發現土會較便宜,於是最後還是不敢做拱壩,而改用土,但此改變對石門水庫之開發目標及計畫範圍、規模未引致特別的變化。
石門水庫的目標規劃
  一開始,石門水庫主要是規劃以灌溉為目標,後來才再加入民生用水、防洪與發電的目標,變成多目標水庫
  發電是利用灌溉的水,反正要引水出來,就先用來發電。不過發電不一定經濟,因為發電設備需要經費,因此發電是附屬的功能。用水力發電主要是尖峰發電,在尖峰時用水來發電是最好的了,因為閘門一開就能進水發電,不要電的時候就關起來,不像火力、核能這些類的能源,需要持續讓它運轉,沒有辦法馬上開就馬上有適量之電可以出來。
  而比較重要的是石門水庫灌溉功能,這應該要和水利會互相配合,桃園地區原來的埤塘相當多,埤塘的水量加起來不會比水庫的水量少。石門水庫後來下游做輪灌計畫,一區內的用水,在區內再分成小區,用輪流供水的型式來灌溉,就叫做輪灌,目的是為了要節省用水,而且也可以讓土壤有氣進入的機會。比方說將灌區分成七小區,一個禮拜每小區得到供水一次,第一天就給第一小區一個禮拜所需的水量,第二天就給第二小區,依此類推,直到第七天後再輪回來第一小區,使用這一方法灌溉,就可以節省用水。水稻也就不是一直泡在水裡,若一直泡著會有過份的漏水損失,因此這樣的灌溉方式可以達到省用水量且增加水稻生育的效果。另一個好處是,當土壤漸漸乾掉後,還沒有再灌入水以前,水稻的根部就有機會吸收到更多的氣。
石門水庫營運的挑戰

  石門水庫在完成之後的營運,最大的挑戰可能是資金的回收,因為要向農民回收資金,大家都有意見。水在經營上有法律限制,一立方水不能收超過幾公斤的稻穀,若真正要計算成本分攤的話,其實應該負擔全額,將會很多,但是我們不太容易讓農民負擔太多,因為他們是弱勢的一群。這是那個時候的情形,現在大概不太一樣了。
  另外,關於水庫的淤積,石門需要浚渫,在中游有船做浚渫,浚渫出來的土,用卡車運出來棄土,就是水庫後池之下游有一個河槽,在河槽岸旁邊棄土,後來放到無空間可以再放的時候,繼續再覓適當地方棄置。另外一個方法是利用排、抽的方式,在水庫的比較下游的地方進行。排由一個河道放水口排出來,但是必須是在颱風天有水的時候才能放得出來。其實,水庫河槽的水位低時,水流的沖刷力才夠,水庫滿時,流速小,沖刷力不大,但是水位低時水又不夠,沒有那麼多水可以繼續沖出這些,所以有一部分的可以用這個方式排出,但有一部分仍舊是繼續淤積。真正有需要的話,水庫就要進行大規模的浚渫,每一個水庫的宿命最後就是這樣,跟人類一樣,都有壽命的長度。全世界的水庫都是有這個問題,美國也有好幾百個,現在美國要研究這些到底要作廢還是重新改善,都用電腦在計算符不符合成本效益之競合。
  關於的安全性,事實上我覺得台灣的大每一個都做得很好,早期我們比較沒有經驗,所以負責的政府單位很慎重,研究很仔細,做得也很細。

1.本文引用自「97年度經濟部水利署文化性資產口述歷史委託服務計畫」

2.口述歷史係當事人對歷史之陳述,不代表水利署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