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易淹水計畫已治理地區 逐步展露成效

  發刊期數:第0040期/ 發布日期:102/10/18

  台灣易淹水低窪地區總面積約1,150平方公里,其中八成集中於縣(市)河川、區域排水事業性海堤等未完成改善地層下陷等地區。今年康芮颱風雖屬輕度颱風,但根據氣象局的雨量資料,1小時超過100毫米的雨量,就高達24個測站,且集中於雲林、屏東、嘉義、台南、彰化、高雄等6縣市,顯示此一颱風降雨除24小時之日雨量驚人外,更有短延時之降雨強度超過100mm時雨量這種瞬間大雨特色,因此短時間的強降雨,為造成淹水災害的主要原因。

  為協助地方政府加速相關治理工作,經濟部研提之「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已擇定35條縣(市)管河川、256個縣(市)管區域排水系統及4處事業性海堤為治理對象,以流域內具有人口密集、重大經建設施之500平方公里易淹水地區優先治理。

  近年來已歷經多次颱風豪雨,包括新北市塔寮坑溪、苗栗縣蜆仔溝排水、彰化溪湖埔鹽排水、台南喜樹、鹿耳門、港尾溝及永康排水、高雄土庫排水等系統,均已發揮功效,有效改善淹水情形。而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區,及人口密集或重要經建地區亦因本計畫之實施而獲得較高保護標準,並有效減緩地層下陷情形,如雲林縣尖山、蔦松及牛挑灣大排、嘉義新塭及四股排水、屏東羌園排水等,達成國土保育,使水土資源得以永續發展,提高土地價值,創造觀光遊憩與生態旅遊契機,頗獲地方支持,期盼持續推動。相關圖片
  目前計畫內已完成之各項工程,歷經近年數次重大颱風豪雨事件的考驗,浸淹情形已獲大幅改善,另搭配移動式抽水機佈設、區域水情中心建置、縣(市)政府水情災情監測與監控系統建置等預警措施,及防災自主社區、水災危險區地圖與疏散避難等避災措施,有效降低傷亡。

  水利署表示,經統計「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三階段(100~102)執行之治理工程總計222件,至102年9月底止,已完工102件,施工中之工程尚有120件,各執行單位正加緊腳步,把握接下來好天氣施工,加緊最後衝刺的時間,讓計畫能如期如質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