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蘭陽溪河口輸砂對鄰近海岸之影響現況探討第一河川局 林晉榮

  發刊期數:第0250期/ 發布日期:106/10/27

  宜蘭縣海岸線全長約106公里,質海岸北起頭城南至蘇澳約36公里,屬地形變化較為明顯之區域,整體海岸地形變遷受轄區內沿岸河川及海洋營力影響。其中中央管河川蘭陽溪下游段出海口處,因地勢低緩,且位處宜蘭河及冬山河匯流處,近年來因颱風豪雨侵襲,造成上游集水區土石隨洪水夾帶進入河道並下移河口淤積沙洲,影響該河段之通洪能力,溪口周遭地區時常發生淹水情形。故為瞭解蘭陽溪對鄰近海岸地形變遷、海岸漂趨勢、河川排水堤內淹水之影響及海岸防護設施成效等,爰此第一河川局於本(106)年度辦理了「蘭陽溪河口對鄰近海岸之影響評估」計畫,計畫範圍主要36公里之宜蘭海岸,其中地形及漂調查範圍為轄區內主要河川蘭陽溪河口及鄰近海岸段約4公里。

  依圖1本案欲達到之成果需仰賴完整及正確之基本資料蒐集及調查(含地形水深測量及漂量…等),再透過數值模式建立與驗證,得到蘭陽溪河口對鄰近海岸之影響,目前辦理工作為透過地面光達(陸域)及單音束系統(海域)進行地形水深測量(圖2),以提供數值模式建置之條件;漂調查(圖3)部分於蘭陽溪出海口處選擇三條斷面,每條斷面佈放兩點共六點八方位補器,並同步觀測碎波帶內外波流數據,提供數值模式做為輸入條件及模式驗證;河口調查部分,透過裝置小型工業電腦之河渠型量測浮標,搭載衛星定位及通訊傳輸裝置之即時河川量測系統,即可透過網路即時傳輸測量數據至雲端資料庫,進行現地河川資料之分析彙整工作。
  • 圖2 地形水深現場調查作業
  • 圖3 海岸漂現場調查作業
  另於數值模式部分,將以地文性淹排水模式、二維水動力模式(圖4(AB))及地形變化數值模式,以同時考量波浪、海潮流、颱風暴潮、河川逕流及不同粒徑的推移載與懸浮載等條件,模擬長期季風波浪、短期颱風波浪及河川洪水作用下的水理、漂與底床沖淤變化。
  • (A)地文性排淹水模式演算網格
  • (B)二維水動力模式率定地形
  • 圖4 數值模式
  由於目前僅完成蒐集過往調查資料及現場海岸漂河口、波潮流及底床質之現場調查結果,數值模式仍處於建立與驗證中,第一河川局期望後續完成後,可做為評估蘭陽溪對海岸漂之關係、鄰近河川排水之淹水影響及現有海岸防護設施之成效,並據以研提計畫區海岸整體穩定與防護對策、蘭陽溪平衡管理策略、河川河口疏濬或河道整理之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