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淺談石門水庫興建初期大型施工機械北區水資源局

  發刊期數:第0267期/ 發布日期:107/02/23

  • 土木工程現代化的重要關鍵,在於大型施工機械的使用,以機械手臂取代人工手臂,採用可以來去自如的履帶或輪胎式機械取代必需事先架設軌道且受限於固定路線的軌道運輸,大大地增加施工效率。而石建會與施工顧問莫克公司合作前,僅以三台傾倒式卡車(Dumptor-type trucks)、二台大型空氣壓縮機(Air compressor)以及一台Eimco牌的開挖機(Eimco loader)於1956年開始導水隧道工作,連續施工30個月,但整體進度緩慢,直至與莫克公司合作後,引入大量施工機具,同時僱用、應徵技術工開始重機械操作訓練,培育各類機械操作人力,除了使石門水庫工程得以順利進行外,更重要的貢獻是將國內水利、土木建設帶領至機械施工的新里程碑。

      施工機具的採購主要由施工顧問莫克公司依工程實作需要採買,1958年12月莫克公司第一批工程人員抵達台灣時,隨即展開機具採購事宜,同時石建會派遣其代表至莫克公司美國舊金山總部進行採購最後確認、批准,所有的機具皆在美國設計與製造。除了購買外,部分機具為軍方供給。大型施工機具以填挖設備為主,起重運輸等設備為輔。【圖1~2】

      大工程中,其挖填土方數相當大,必需藉重機械施作,其內容包括鑽鑿、挖裝、搬運、推平以及滾壓等【圖3~14】,將大工區內最常見的施工機具之種類與廠牌、型號整理如以下表【表1】。

  • 【圖1】Ingersoll-Rand製造的鑽岩機在溢洪道區內工作情形,設置於履帶底帶上的鑽岩機,以壓縮機作為鑽岩機的動力,岩石鑽孔後裝入炸葯 【圖2】Northwest公司製造的80D型挖土機鏟正在進行電廠取水口之開挖,挖掘土方由後卸車運出
  • 表1
  • 【圖3】挖土機鏟與後卸車配合進行挖掘工作
  • 【圖4】以吊車吊載混凝土吊桶進行澆置工作
  • 【圖5】溢洪道,混凝土澆置,以吊車吊載混凝土吊桶至工區,由工人協助混凝土澆置
  • 【圖6】Worthington公司製造的34型鋪築機,或稱雙鼓路面混凝土拌合機,正在導水隧道混凝土澆置
  • 【圖7】利用推土機清除大礫石,土石壩一層施作情形
  • 【圖8】拖斗挖土機於河道中挖掘沉積土石,以改善河道
  • 圖【圖9】骨材廠興建,以P&H製造的輪胎吊車協助骨材輸送帶之吊裝
  • 【圖10】平板卡車載運模板至上游擋水之直徑15公尺導水隧道內裝設
  • 【圖11】電廠內20噸吊車之載重測試
  • 【圖12】電廠內渦輪機殼組裝,以吊車吊載
  • 【圖13】骨材廠興建,以P&H製造的35噸輪胎吊車協助研磨細骨材的棒研磨(Rod Mill)之吊裝
  • 【圖14】骨材廠第二碎顎機的架設
  • 起重運輸機具約包括6種,輪胎式吊車(Truck Crane)、履帶式吊車(Crawler Crane)、曳引吊車(Tractor Crane )、叉舉機(Fork Lift Truck)、拖車頭(Truck Tractor)與拖車(Trailer),其中輪胎式吊車與履帶式吊車多由軍方提供;叉舉機,即推高機,為其發明者Yale Forklift公司出產,D3PA-150型;拖車頭與拖車則為IHC(International Harvester Company)公司製造。

      在施工區常見的大型機具除了上述種類外,自中央混合廠出廠運送混凝土的拖車、卡車亦是常見大型運送機具。除了工地現場使用重機械施工外,骨材廠、拌合廠、冷卻廠、乾料廠與重機械修理廠等廠房內亦採用現代化的機具【圖15~16】。

      石門水庫建設八年期間,與提愛姆斯公司、莫克公司合作的過程中,借重二家顧問公司的技術指導,引用新進的大型施工機具,以專業分工的方式帶領石建會的工程人員進入具有國際水準的營造體制,並透過此合作案學習到國際經驗,培訓數千位工程師及數萬名技術工人,為台灣戰後的經濟與工程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

  • 【圖15】乾料廠之皮帶輸送機與骨材配料儲倉,配料完成後由後卸車輸送至工地現場拌合使用
    【圖16】骨材廠內棒研磨機之巨齒,在基隆鑄造再運送至大工區內之修理廠作最後鉋光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