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作好與大海對話的準備-宜蘭海岸基本資料調查

  發刊期數:第0062期/ 發布日期:103/03/21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綿延達一千五百多公里,東臨世界最大洋區,又位處西太平洋海上交通的樞紐,最適宜利用四周的海洋資源奠定繁榮富足的基石。
  
只是近年來,隨著全球暖化效應及海洋氣候變遷的影響,全球海水位的抬昇及颱風頻繁的發生等問題,已迫切攸關到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加上臺灣位於颱風主要路徑上,每年夏秋之際常遭受颱風侵襲,颱風暴潮所產生異常水位常對臺灣沿海造成重大災害,對臺灣海洋環境的發展產生的極大的衝擊。惟有準確地掌握近岸區域之實際海氣象特性及各沿海地區變遷機制,才能在臺灣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下,研議如何有效利用海洋資源,使海洋資訊進一步發揮功效,並提高各類颱風暴潮事件下,沿海地區的防救災效率。

  宜蘭縣位於臺灣東北部,三面環山,東臨太平洋,海岸線全長約 106公里,其中沙質海岸北起頭城南至蘇澳間,以蘭陽溪為界所形成南北兩個獨立弧型,共約33公里的海岸線區間,屬地形變遷較為劇烈之區域,亦為宜蘭居民與大海互動最頻繁的活動地帶。水利署第一河川局曾於94、95年針對此段海岸進行波、潮流、海氣象、漂沙與水深地形等大範圍之調查研究,雖已初步掌握宜蘭海岸之海、氣象特性、蘭陽溪與海岸地形變遷之機制。然而在前次調查後6年,受歷次颱風侵襲影響,海岸環境及地形於近年來有變化加劇之情況。爰此,該局自101年起再次辦理為期3年的「宜蘭海岸防護基本資料調查」計畫,針對宜蘭縣頭城至蘇澳沙質海岸進行相關調查及研究,釐清本段海岸地形變遷機制,並依研究成果研提本海岸地形變遷之因應對策。

作好與大海對話的準備-宜蘭海岸基本資料調查

  本計畫於第一年度,不僅對上述宜蘭沿海各類海氣象及近岸海岸環境變遷影響,進行一系列的調查,更分析自1898至2009年間,不同年度臺灣堡圖、空拍圖及衛星影像,探求海岸線變遷長期趨勢。得出近百年內在各海岸段灘線分析結果上,大致有3大趨勢:(1)1898年至1921年間,呈現海線平行後退,侵蝕幅度最大達到-200m、(2)1921年至1978年間,蘭陽溪北岸有400m的淤積寬度、(3)1978年至2012年間,蘭陽溪以北呈現北侵南淤現象,變化幅度為±100m。

  海岸相關基本資料收集與觀測業務,實屬長期工作。因此除本案所進行的調查及規劃檢討成果外,未來相關觀測及調查成果,均期望提供予相關權責單位。使在為沿海居民從事經濟、休憩活動,謀取有利條件的同時,也可以兼顧到對海洋資源循環利用的永續性,降低各類人工構造物對海岸環境的負面衝擊。在與大海進行各項交流及持續互動前,確實作好與大海對話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