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蘭陽溪老舊堤防改善的新思維-以紅柴林堤防為例

  發刊期數:第0063期/ 發布日期:103/03/28

  民國101年蘇拉颱風蘭陽溪帶來超大豪雨量,短短3日宜蘭縣轄太平山雨量高達1,850mm以上,遠遠超過90年納莉颱風、99年颱風及100年0930超大豪雨洪時之總雨量,打破太平山站設站以來之最大紀錄;蘭陽溪洪水位站也打破歷來最高洪水紀錄幾達堤頂。蘇拉颱風帶來的超大洪流重創蘭陽溪沿岸,也沖出蘭陽溪老舊堤防的一些問題,尤以紅柴堤防為最。

  紅柴堤防位於蘭陽溪南岸中下游段,全長5,000公尺,興建始於民國40年代,因年代久遠且混凝土超過50年,堤身老舊,蘇拉颱風期間主流直沖該堤防,造成堤前原寬達100公尺以上的高灘地嚴重流失,導致堤身及基礎損壞約300公尺。水利署第一河川局於接獲通報的第一時間隨即啟動緊急搶險機制,於短期內迅速恢復堤防基本保護功能外,並針對蘭陽溪老舊堤防高灘地流失問題邀集專家學者進行安全檢查及通盤檢討,於後續提報復建工程及辦理河道整理。

蘭陽溪老舊堤防改善的新思維-以紅柴林堤防為例 蘭陽溪老舊堤防改善的新思維-以紅柴林堤防為例

  紅柴復建工程於102年06月17日開工,已於今(103)年03月01日完工,總經費高達新台幣6,380萬元,主要工項為戧台新建550公尺、石籠丁壩工6座,堤前高灘養護2,000公尺及河道整理約2,000公尺。本工程的設計理念,主要建構在「護堤必先護灘」的概念,除了將堤防結構改善加強外,更利用河道中央淤積的土方來培厚高灘並順帶整理河道主深槽。
  另為達整體治理成效,該局更於該河段河心部位進行河道疏浚工程,將淤積土方優先回填兩岸造灘植生以利生態復育外,剩餘之土方則採標售方式辦理,除了增加防洪空間外,更兼具為縣內公共工程提供優良之石骨材。工程完竣後,除有效保護蘭陽溪紅柴堤防安全外,更能直接保護附近學校(耕莘護專)及三星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工程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