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施政透明、提升民眾參與公共政策議題是各國政府亟待發展的議題。依據行政院第3322次院會決議指示,政府開放資料(Open Data)可增進政府施政透明度、提升民眾生活品質,滿足產業界需求,對於各級政府間或各部會間之決策品質均有助益可見其重要性。
水利署在Open Data的研究投入亦起步相當早,在配合資料開放、雲端運算及行動服務時代來臨之思維下,進行整合署內各單位的資料交換標準,並於95年頒布水資源資料格式標準,至今已歷時8年。隨資料供應、交換及應用的普及化,一些新服務、新應用之構想亦開始產生。
以本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為例:相關規劃亦伴隨許多調查、分析及加值資料產出。而水資源規劃工作(如:水源運用分析)亦需要大量資料。如何系統性蒐集資料供本署內各單位使用,並利用既有之資料供應服務,提升分析工作效率,乃成為一大研究課題。因此,本署資料開放政策下,亦成立計畫以因應新型態的應用與挑戰,強化資料加值應用及使用端應用之基礎資料,提升資料交換效率及資料分析自動化速度。
水資源規劃與研究所需資料範圍廣,項目多,為確保相關資料能順利蒐集與應用,因此建置「水資源規劃資料庫平台」以滿足資料蒐集、交換、規劃與研究需求。本計畫以資料使用需求,分析會使用到的資料,再進一步對資料來源進行蒐集分析,並視需要調整既有資料庫結構,作為後續資料取得、供應機制建立之依據。經本計畫依業務及資料擴充需求進行資料需求複核分析,並配合調整既有資料庫各相關資料表之欄位格式。綜整系統及模式運作所需資料及既有已建立之資料,其資料清單如表1所示,包括本計畫新增及既有資料表,共計70項資料。未來資料整合將納入各項規劃作業與計畫執行過程並持續運轉修正,使資料更為完整。
表1 水資源規劃資料庫平台資料清單
類別
|
資料名稱
|
類別
|
資料名稱
|
介接
|
蒸發量站資訊
|
加值
|
強地動觀測資料
|
氣象局雨量站基本資料
|
水源設施基本資料*
|
水利署水位流量測站站況
|
淨水場基本資料*
|
水利署雨量測站站況
|
計畫清冊*
|
水利署防災河川水位站基本資料
|
水源設施需求水量*
|
蒸發量歷史紀錄
|
淨水場需求水量*
|
水權登記簿資料
|
水庫HAV*
|
水利署日雨量歷史資料
|
水庫運用規線*
|
水利署時雨量歷史資料
|
平均蒸發量*
|
水利署日流量歷史資料
|
日流量歷史資料*
|
水利署日水位歷時資料
|
流量與濁度*
|
水利署時流量歷史資料
|
水電比*
|
水利署時水位歷史資料
|
淨水場處理能力*
|
河川水質測站基本資料
|
計畫
|
雨量頻率
|
地下水質測站基本資料
|
水庫選址資訊
|
水庫水質測站基本資料
|
集水區地文因子
|
河川水質資料
|
河川水質監測站位置
|
地下水水質資料
|
生態調查位置
|
水庫水質資料
|
魚類調查資料
|
強地動觀測資料
|
蝦蟹類調查資料
|
事件基本資料*
|
藻類調查資料
|
蒸發量(年報) *
|
兩生類調查資料
|
日水源設施營運水位蓄水量資料*
|
爬蟲類調查資料
|
日水源設施營運進出水量資料*
|
鳥類調查資料
|
日水源設施營運標的出水量資料*
|
陸生昆蟲調查資料
|
水利署即時時雨量資料*
|
哺乳類調查資料
|
事件時河川水位資料*
|
強地動觀測資料
|
事件時水源設施營運資料*
|
工藝及產業發展調查資料
|
加值
|
降雨強度延時頻率
|
文化資產調查資料
|
各延時最大雨量
|
民俗才藝調查資料
|
流量頻率
|
人口與聚落調查資料
|
最大降雨量與發生時間
|
寺廟教堂調查資料
|
徐昇多邊法權重
|
古道調查資料
|
時雨量歷史資料
|
生物分類代碼
|
時流量歷史資料
|
時水位歷史資料
|
註:*表本計畫新增資料
有關水源運用演算應用程式,乃使用專業的分析工具軟體以輔助其決策,以成功大學周乃昉教授研究團隊所研發之WRASIM模式,其可模擬多元水資源、水庫聯合運用、地下水等數種水源運用情境。然而進行水源分析運算前,使用者需先另行備製為數可觀的水文資料,包括雨量、流量、下游保留量或蒸發散量資料、水源設施高程-面積-容積(HAV)資料等(詳圖1),於規劃實務上往往耗費規劃人員數倍於決策分析本身所需的時間與心力,且資料重複建置與數據不一致的情形亦十分常見。
|
圖1 水源設施高程-面積-容積(HAV)資料 |
因此,本計畫亦以WRASIM模式為案例,針對WRASIM既有之圖形化操作介面(GUI)進行強化,提供資料介接功能(如圖2所示)。連接「水資源規劃資料庫平台」取得所需之水文資料,並自動備製符合WRASIM核心計算程式所需格式的前置資料,減少規劃人員進行資料轉換、處理之時間。
|
圖2 WRASIM既有之圖形化操作介面(GUI) |
參考資料:
1.102年,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水資訊整合建置及應用模組開發
2.102年,水利署,水資源資料交換標準之規劃與實作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