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世界各地均有水文異常現象頻率增高與災害規模加劇的趨勢,全球皆無法倖免。參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科學團隊摘要整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專門委員會(IPCC)2022年2月公開之第二工作小組「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AR6 WGII),全臺極端降雨及可能淹水災害機率皆呈現增加趨勢。
為協助地方政府改善洪災積潦情況,中央政府自民國95年起即陸續推動「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95-102年)」、「流域綜合治理計畫(103-108年)」及「前瞻計畫-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106-114年)」等計畫,透過各部會合作協助地方政府辦理防洪治理工作,使以往常發生嚴重淹水災情地區,經治理後已達一定之防洪保護程度,於近年颱風豪雨事件,已展現淹水面積減少與退水速度加快等成效。
除改善淹水問題外,中央政府更透過「前瞻計畫-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106-114年)」協助地方政府推動治水、淨水、親水一體的水環境空間發展藍圖,作為未來水環境改善之上位指導。藍圖的規劃結合生態保育、水質改善及周邊人文地景等面向,營創自然親水環境,並尋求跨域合作及民眾參與共識。
鑑於前瞻計畫之「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及「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將於民國114年結束,面對氣候變遷挑戰及民眾對水環境品質的期待,為免地方政府囿於財政而無法持續推動相關工作,爰水利署(以下簡稱本署)初步研擬下階段補助地方政府計畫構想,期能持續協助地方政府辦理各項淹水改善工作,並導入自然解方(NbS)理念、水利工程減碳、非對稱治理等新思維,搭配土地共同承納洪水等在地滯洪、逕流分擔、非工程措施等方式,並落實生態檢核以加強工程措施對環境友善。
為確保計畫內容符合臺灣社會趨勢及地方需求,本署於112年由林元鵬副署長擔任主持人邀集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召開兩次跨單位研商會議,共同合作研提計畫,並依據會議紀錄整理修正治理成效及優先辦理治理之地方管區域排水及河川一覽表等資料,使下一階段計畫內容更能符合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