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地名在空間上的轉變~以花蓮縣玉里鎮三民里為例第九河川分署

  發刊期數:第0577期/ 發布日期:113/02/02

花蓮縣玉里鎮三民里,清治時期舊稱「迪街」(Takay、迪佳或達該),是阿美族語,意指陡峭之山勢,因三民里往西、北兩方都須爬山之故。1917(大正6)年東線鐵路通至玉里,日本人以當地面臨塔比拉溪(即太平溪),山姿優婉、彷彿奈良三笠山,而取名為「三笠」,並寄望將來開闢為絕好的郊遊園地。

臺灣土地的清丈,雖然肇始於清治時期,惟地理空間的位置,並不十分正確,且屬於相對位置的地理概念,因此,圖上位置對於今日而言,尚有多處錯誤。(附圖一)清治時期漢人開墾至此,對於地理位置的識別,有賴先住民的口語稱謂,所轉換而成的文字表示,如此,保留了該地域當時的自然樣貌,及先住民語音文化。隨著日本侵臺,日人為了奪取臺灣自然資源,於是透過現代化的測量方式,將本島做了全面的測量。為了早日獲取相關資訊,對於地理位置之稱謂,仍沿用臺灣人民舊有的稱呼。直到臺灣成為日本內地化延伸的一部分,臺灣地名才有了全面性的改變。

隨著統治者的轉變,地名因政治意識的需求,因而也隨之改變。到了國民政府光復臺灣後,在去日本化的政策下,地名隨之改稱三民,此名稱固然有三民主義的意涵,但是就情感上而言,「三」字未有變動,多少對於三笠的稱謂仍有其情感上的延續性。對於地名的更迭,雖然各個時期統治者有其政治上的考量,但是,政策是否真能貫徹實施,亦或偏遠地區較不受影響。無論如何,地名在不同政權下,能以不同形式被留存下來,實屬不易。

本研究區歸類影響地名型態主要有三個因素:
(一)語音文字化:「迪街」(Takay、迪佳或達該),是阿美族語,意指陡峭之山勢(附圖一)。
(二)統治政權的轉移:迪佳更名為三笠,為日本內地化延伸之政策;三笠更名三民,為國民政府去日本化運動(附圖二)。
(三)延續性的地名:
1、同行政區域名:如三民里辦公室、三民社區活動中心、三民國小、三民國中、三民派出所、三民消防分隊、臺鐵三民車站、三民苗圃、三民堤防、三民郵局、三民〇〇號(門牌)、三民福德祠、三民林道等(附圖三)。
2、地名轉換:如三軒社區、三軒鐵橋(鐵路橋)、三軒〇〇號(門牌)、三福橋、三義段(地籍)、三賢高支(電桿)、三勝牧場、民北段(地籍)、民南段(地籍)、民高東支(電桿)等(附圖四)。
3、其他名稱:如羅錢橋(民眾合資興建)、羅梁橋(民眾合資興建)、大灣福德宮(依現場地形)、中央路(新生地開發區)、橫一、二…路(新生地開發區)(附圖五)。
4、消失的地名:公館,通常為清代朝廷在民間所設的廨署之代稱;日治時期後,該地理位置可能因階段性任務結束後未能延續使用(附圖二)。原屬行政位階名稱的迪佳、三笠,已然轉化隱藏於水圳及橋梁名稱之中(附圖六)。當新舊地名並存於現今的告示牌上,不禁讓人有種時空交錯的幻覺。地名與空間的關係,在我們以時間作為媒介下,將可建構出地名在空間上的歷史位置。

參考資料:
1、花蓮縣玉里鎮公所網站。
2、國立臺灣圖書館---清朝魚鱗圖冊。
3、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圖資雲平台。
4、Google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