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阿公店溪沿岸堤防老舊,且為混凝土三面光堤防,冰冷沒有溫度,河川水質汙染及布袋蓮入侵,沿線無遮蔭喬木,步道尚未串聯,導致親水遊憩空間不足。後來第六河川分署(以下簡稱六河分署)為因應並調適環境變遷、親水遊憩空間需求、水質改善及生物多樣性等議題,依據「106 年阿公店溪水岸環境營造規劃」進行阿公店溪全線環境營造,本案屬第二期計畫。
工程以流域風險管理、藍綠網絡保育、水岸縫合之整合性概念,同時凝集地方團體、民眾及生態保育團體之建言,創造優質水環境並兼顧在地居民休憩、文史、生態及教育等目的之河岸親水空間,期能達成與水共存共榮之願景。
現在六河分署進行環境營造及各界與政府有關單位積極的改善,已然獲得成效,工程內容簡介如下:
1. 保留既有堤防,將前、後坡覆土培厚,柔化原有生硬堤防,並使用石籠、塊石,除增加前坡穩定外,亦創造生態友善坡面,使前後坡得以連結,維持生態系之連續性。
2. 將原堤頂進行改善,並於後側設置截水溝,達到截水、保水之用;另連結至堤後友善步道之斜坡棧道,提供民眾(高齡、幼齡者及身心障礙者)安全之友善環境,串聯阿公店溪行人網絡。
3. 強化地方文化,建置指標及導覽解說系統,活化河道自然景觀及人文歷史痕,創造「山、城、海、色」阿公店溪新亮點。
4. 延續一期工程,將整體老舊堤防重新活化,創造優質水環境,營造兼顧休憩、文史、生態及教育之河岸親水空間,讓阿公店溪蛻變,重獲新生。
本工程已於113年9月10日完工並榮獲 113 年經濟部優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