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55年4月-平靜的春天與鹽水埤水庫竣工本專欄作者為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083期/ 發布日期:103/08/15

4月,在臺灣可能是最好的月份;通常是不冷不熱、不乾不濕,歷史上雖有幾次颱風水災,但並未發生令人難忘的大水災;同樣,雖然也因乾旱而有幾次缺水,但也沒有因乾旱而必須開始成立應變小組的紀錄(以前因應乾旱並不成立應變小組),在這個平靜的月份,有鹽水埤水庫完工。

鹽水埤水庫位於台南市新化區,是攔取鹽水溪支流茄苳坑溪水源的灌溉水庫。早在清朝道光年間就有當地居民出資築堤蓄水,但土堤被洪水沖毀而荒廢。1954年時,嘉南水利會為補充虎頭埤灌溉水源的不足,乃在現址興建滾壓式土,從1954年11月開工到民國1955年4月完成(亦有說8月完工),堪稱是臺灣史上施工期最短、施工最快速的水庫

鹽水埤水庫集水面積574公頃,高最高只有8.5公尺、長420公尺,有效蓄水容量在該完成時約有76萬立方公尺,但因淤積嚴重,1971年時剩約40萬立方公尺,1991年時更只剩不到24萬立方公尺,所幸自1993年展開清淤工程,2007年12月有效蓄水量約45.2萬立方公尺。

4月,除了平靜外,也讓我想起1999年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該劇描述詩人徐志摩浪漫淒迷的愛情故事,徐志摩的故事膾炙人口,尤其其詩作「再別康橋」中,「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平靜中帶有一種淡淡的哀愁,似乎很適合臺灣的4月。


【補充說明】水庫的型式:水庫的結構物中,最重要的結構物可說是攔阻河水以提高水位、或攔蓄水源的大了。而依照其材料,可分為鋼筋混凝土、土石與橡皮三種。鋼筋混凝土壩可再因作用力不同分為重力壩拱壩(參閱1987年6月翡翠水庫);而橡皮通常較矮,全國公告的此類型水庫僅有羅東玉峰堰高屏溪攔河堰等三座;土石壩則又有土(近乎均質)、具有不透水心牆的土及最近頗流行的分區滾壓式土石壩


若有相關照片或典故要提供,請寄水利署資訊室黃富馴(E-mail:a210060@ms1.wra.gov.tw),並請留下聯絡資料,以利作者採用參考時可以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