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88年8月14日-814水災張炎銘先生

  發刊期數:第0133期/ 發布日期:104/07/31

  8月14日,大部分人想到的可能是空軍節,由於電影「筧橋英烈傳」及媒體的報導,很多人認為在1937年8月14日的中、日第一次空戰中,在高志航隊長的領導下,我國獲得一場「6比0」的大勝利。但1988年的空軍節,卻讓水利人度過一個難忘的水災

  臺灣自1988年8月12日起受廣東沿海低氣壓東移影響,強烈對流雲系在中南部徘徊,造成中南部山區發生局部大雷雨,降雨在400~600毫米之間,尤以嘉義山區最多,超過6千公尺堤防護岸被沖毀,受損耕地面積12,800公頃,死亡18人、失蹤2人,而我弟媳婦的娘家也在此次水災中遭沖失。

  臺灣在1988年雖然發布達8次的海上颱風警報,其中3次還發布陸上警報,但水災情形反而以這次豪雨最嚴重。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颱風資料庫



 








 


【補充說明】空軍節的由來:1937年8月14日,日軍以一批九六式轟炸機企圖摧毀我國當時新成立的「筧橋航空學校」。駐守在附近第四大隊的高志航大隊長,領導一群空軍飛行員對日作戰。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役中,一開始我軍就擊落一架日本軍機。

  其餘隊員們奮勇作戰,後來還陸續擊落了5架日本軍機,總計在這一場戰役中,我軍總共擊落6架日軍敵機,演出了對日抗戰中,我國空軍第一次的勝利。

  為了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對日抗戰勝利後,我國政府便將8月14日訂定為「空軍節」。

  但後來有歷史學者考證,戰果似有誇大,實情可能是:我空軍是以戰鬥機攻擊無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在空戰中當場擊落2架,我方無損失。因此空戰的戰果是「2比0」;若要計算包括迫降、墜毀等全部戰鬥損失,則日方損失4架(2架被擊落、2架重傷迫降損毀)、我方則有一架因發動機熄火迫降損失。

  無論如何,這是場勝仗,訂為空軍節實至名歸,對詳情有興趣者可自找資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