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萬物生命的起源,人類獲取穩定、乾淨飲用水的過程,象徵著文明進步的縮影,對人類的生存發展而言,飲用水比食物更為重要,適當供應安全用水對生命和健康極為重要,另一方面,充足而穩定的自來水供應,也是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
回首清代以前,臺灣被稱為『瘴癘之地』,當時先民飲水,多取自河流及地下井,由於衛生習慣缺乏,飲用水易遭污染,致各種疫病橫行,加上醫療資源貧乏,民眾染病死亡的情況普遍,居民平均壽命只有40歲。1885年,劉銘傳被派為第一任台灣巡撫,注意到了衛生的嚴重性,聘請日本技師七里三郎,在台北城內鑿井供官員及街坊百姓使用,臺北城民眾生活環境衛生大獲改善,是為我國自來水的開端。
"自來水"係指淨水場將江河湖泊的淡水經過「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淨水工序, 最後由機泵通過輸配水管道供給用戶的水。絶非是"自己流出來的水",則為何稱作"自來水",其實是有典故的;話說當時巡府劉銘傳在臺北城內鑿井供官民使用,因為該井恰係位於受壓含水層內,地下水受壓自行湧出,爰時人以「自來水」稱之。
1895甲午戰爭,清廷在馬關條約中割讓台灣,日本軍隊於「征台之役」中,只有515人受傷和164人戰死,但相對卻有26,000多人生病和4,600多人病死,且所接收台灣的6,194軍人中,也有1,274軍人在登陸後的二個月之內病死。有感於台灣環境衛生惡劣,日本政府將上水道及下水道建設列為治理重點。為建立國家安全飲水體系,日本政府在台灣開始大規模建設自來水,藉由國家主導的自來水的供應,以確保飲用水的安全;在丹麥、英國技師的協助下,開始探勘並規劃台灣的自來水,是為我國現代化自來水之開基。
1896年,淡水支廳廳長大久保利武特聘丹麥技師漢遜(Emanuel Hansen),勘察大屯山山麓水梘頭及滬尾各兩處湧泉,同年8月台灣第一座『自來水』在淡水動工,水源取自大屯山麓火山岩洞『滬尾湧泉」設計出水量每日6,389立方公尺。
1896(明治29)年後藤新平擔任台灣總督府衛生顧問,邀請後來被尊稱「台灣自來水之父」的英國籍技術人員巴爾頓(W. K. Burton)至台規劃、建立全臺灣自來水系統,其學生濱野也以助手身分同行,來台擔任土木部技師。1898年3月基隆水道動工,為台灣第一座具有現代化沉澱過濾設備淨水廠,為日治初期北台灣最大規模水道建設。1899(明治32)年巴爾頓在完成基隆水道設計案後,因在臺灣感染瘟疫而返回東京並病逝東京;其生濱野則留在台灣持續上、下水道的建設;於其在臺23年期間,陸續完成淡水、基隆、臺北、臺中、嘉義、台南、高雄、鳳山及澎湖等地自來水調查設計及建設。
從1898年淡水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自來水系統起,至1917年止,全國已建立了16座包括過濾、消毒、儲水與送水的現代自來水系統。1920年起總督府更實施全台都市計畫,配合城市擴張及人口的增長迅速發展興辦水道建設,舉凡萬人以上都市如台南、豐原、員林、埔里、新竹、苗栗、羅東等20餘處水道建設相繼完成,全國水道呈現普及化現象,全島各鄉鎮幾乎皆已設置近代化之水道設施,大大改善居民用水情形。總計至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前,日本政府治台五十年共完成123處自來水建設,供應142萬人使用,普及率為22%(日本國內同期自來水普及率20%)。
前揭自來水系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盟軍飛機轟炸,管線時遭破壞,系統嚴重受損,每日出水量僅約10萬立方公尺,不及正常時期之半,普及率降至10%。戰後國民政府在美援的資金挹注下,重建受到戰爭破壞的自來水系統,自民國38年年底起,全面修復鄉村自來水系統共77處,至39年5月先後完成,將全國自來水系統出水量與供水人口恢復至戰前水準。